
沒曬到太陽、做好防曬就不會得皮膚癌?小編提醒,皮膚癌為國人十大癌症之一,罹病初期與一般黑痣差不多。皮膚癌可分為黑色素細胞癌、非黑色素細胞癌兩種。其中,黑色素細胞癌好發於60多歲族群,多半長在腳底、腹部等曬不到太陽處,市民因而缺乏警戒。這種類型佔整體患者雖不到1成,但非常毒、易轉移,確診後往往只能存活數個月。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名患者,右邊腹部黑痣變大、凸起,他起初不以為意,到一般診所擦藥,直到皮膚出現明顯腫塊才緊急到醫學中心就醫,被確診為晚期黑色素細胞癌,並已轉移到肝臟、肺臟。
皮膚癌一年增加3000多名患者,但並未如其他癌症受到市民的重視,黑色素細胞癌雖只佔所有皮膚癌患者的7.8%,不過惡性非常高,容易轉移。臨床發現台灣的黑色素細胞癌,有近6成長在腳掌、指甲間等,陽光未必能照射到,也更讓市民缺乏警戒。
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黑色素瘤容易出現的三大症狀,從而幫助患者分辨出黑色素瘤。
1、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鱗形或片狀脫屑;有時有滲液或滲血,病灶可高出皮面;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為腫瘤向四周蔓延擴展或自行性退變所致。
2、顏色:大多數惡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紅、白或藍混雜不勻,遇皮痣出現顏色改變,應特別提高警惕,病灶周圍皮膚可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皮膚光澤或變白色、灰色。
3、感覺異常:局部常有發癢、灼痛或壓痛。當發生上述變化時,強烈提示有惡性黑色素瘤之嫌,可以說皮膚痣一旦出現任何變化均應行切除活檢術,以除
其實黑色素瘤也是屬於惡性腫瘤的一種。因此,當患上黑色素瘤後一定需及時去治療。下面,我們就一起啦了解下患有黑色素瘤的危害表現是有哪些吧。
1、皮膚黑色素瘤的危害程度高,生長迅速,預後大多很差,因此早期診斷和及時正確治療十分重要。治療上強調早期發現和局部擴大切除。但皮膚黑色素瘤臨床表現複雜,容易誤診,尤其是無色素型黑色素瘤。若未能早期診斷, 黑色素瘤的病變呈侵襲性發展,早期黑色素瘤患者可出現淋巴轉移,晚期發生血行轉移。黑色素瘤的病變位於肢端者,常需行截指(趾)或截肢術。
2、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最危險的一種,黑色素瘤多見於老年人,尤以女性為多。可一開始黑色素瘤即為惡性,但約25%~40%由皮膚色素痣惡變而來。色素加深、體積增大、疼痛、瘙癢、破潰、發炎、出血、周圍出現等都是黑色素瘤的惡變的徵象。這些都是屬於患有黑色素瘤的危害表現。
3、黑色素瘤是起源於神經外胚葉、產生於黑色素細胞或其母細胞的惡性腫瘤,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逐年升高。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經久不愈的皮膚慢性潰瘍、性質不明的贅生物等,即使沒有明顯的黑色素瘤的表現,仍需謹慎處理,要考慮到黑色素瘤的危害可能性,及時作病理檢查,以免誤診,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小編提醒,市民平時可自我觀察皮膚,一旦出現可疑黑痣,應立即就醫,讓醫師運用皮膚鏡等專業工具,及時辨識病灶,掌握黃金治療時間。如黑痣有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不平、不明斑塊,都應儘早至皮膚科就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437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