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根須始載於《本草再新》,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莖及根。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10月間糯稻收割後採收。曬乾。生用。
【性味】甘,平。
【歸經】歸心,肝經。
【功效】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虛熱。
【主治】用於自汗,盜汗,肝炎,乳糜尿。
臨床應用
1、自汗,盜汗。本品甘平質輕,能固表止汗,且有益胃生津之功。
用於各種虛汗兼有口渴者尤宜。治氣虛自汗,可單用煎服;或配伍黃芪、黨參、白朮、浮小麥等藥同用。
治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黃、地骨皮、麻黃根等藥同用。《本草再新》:「補氣化痰,滋陰壯胃,除風濕」。
2、虛熱不退,骨蒸潮熱。本品能退虛熱,益胃津。

常用於病後陰虛口渴,虛熱不退及骨蒸潮熱者,可與沙參、麥冬、地骨皮等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g。
經驗方
1、治虛汗,盜汗,多汗症:糯稻根30-60克,紅棗4-6枚,水煎服。
2、治肝炎:糯稻根、紫參各62g。加糖適量煎服。(《中草藥學》)
吃這個藥,一百歲頭髮都不白、耳不聾
一點就通,氣虛體質的夏季養生原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421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