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的神奇之處在於,將普通的食材加以配製,就成了一個絕好的食療方子,一些小毛病都可以通過中醫食療來改善。你知道嗎,肥胖、燒燙傷、頭屑、熱咳、盜汗、乾眼症、高血壓、化膿性中耳炎……都可以用桑葉來搞定!
桑葉是一味常用中藥,其味甘、苦,性寒,主要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功效,常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等證。
桑葉一般多配方使用,不過,單味桑葉也是治病良藥,現略舉數則桑葉治病效驗方如下:
1、桑葉治熱嗽
冬桑葉12克,麥冬6克(切碎),置杯中沖入鮮開水,燜約5分鐘即可服用,也可泡茶代茶飲服。對因燥熱傷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乾咳或咳痰少)、咽乾等療效顯著,也可用於急慢性咽喉炎、支氣管炎出現乾咳少痰者。
2、桑葉治肥胖
早在明代,就有用荷葉治肥胖的事跡,後人加以改良,添加了桑葉,效果更好。桑葉15克、荷葉1張、山楂15克、決明子15克、羅漢果10克,加水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此食療方子謂之桑葉荷葉茶,不想熬煮的,市面上也有類似成品,比如亦舒堂荷葉茶。
若能堅持服用本方3~5個月,不僅可以減肥,還能使肥胖者兼四肢乏力、麻木、盜汗等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3、桑葉治高血壓
鮮桑葉、鮮菊花各10克,開水沖泡幾分鐘後,再加蜂蜜20克,攪勻即可服用。也可煎煮5分鐘後除去藥渣,再兌入蜂蜜當茶頻飲。本品能降壓,適用於高血壓者服用,還能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4、桑葉治化膿性中耳炎
采鮮桑葉300克,用消毒過的器皿搗爛取汁,每次滴耳1~2滴,每天3次,可治化膿性中耳炎。鮮桑葉汁有較強的抑菌作用,據報道:有人採用上法治療一位「內耳發炎、有膿液流出20天」的患兒,每天3次,2~3天即愈。
5、桑葉治盜汗、自汗
冬桑葉30~60克,加水適量煎煮,取藥汁300毫升,分2~3次服,1日1劑,連服2~3劑,能止盜汗(睡中出汗)。也可將桑葉焙乾為末,每次取10~15克,以熱米湯調服,1日2次。本方對各類不明原因的自汗、更年期汗多等也有良效。
6、桑葉治乾眼症
霜桑葉30克,洗凈,水煎去渣,放涼後用小毛巾浸藥液敷眼,可直接將霜桑葉煎水溫洗也可,1日3次,能起潤眼明目之功,對防治乾眼症有效。
7、桑葉治燒燙傷
桑葉、地榆、黃連各等量,三味焙乾後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與香油調勻塗傷處,每日數次,至愈為止。本方能止痛、促進結痂脫落,適用於I、II度燒燙傷。
8、桑葉治頭屑
桑葉、麻葉等量,水煮(用淘米水更佳)去渣洗頭,每日1次,連洗7次。此方能疏風清熱,可去頭屑及止癢功效。本法還有助生髮、防止脫髮作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