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補藥」竟是它!兩塊錢就能買到,還能在家自己種!
2016-06-20 12:22
民間一直有「吃好蔥姜蒜,病痛少一半」這句諺語,意思是正確食用蔥姜蒜,可以起到預防疾病、增強體質的作用。
其中的大蔥是日常飲食中很普遍的調味品和蔬菜,大蔥的藥用價值也很多,比如解毒調味、發汗抑菌、舒張血管等作用。除此之外,大蔥的保健功效更是讓人驚訝,是非常好的一種「食療補藥」。
大蔥的功效與作用
俗話說「一根蔥,十分鐘」。蔥的營養豐富,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原(主要在綠色蔥葉中)、食物纖維以及鐵、鎂等礦物質含量很高。蔥的保健功效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1、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
蔥中的有機硫化物具有抗菌、抗癌、抗炎症的作用,同時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功效。此外,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系統功能,對預防心血管疾病、記憶力下降均有一定的功效。
2、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
蔥能延緩組織和器官老化,特別是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大蔥與蘑菇同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
3、防癌抗癌
香蔥所含果膠,可明顯地減少結腸癌的發生,有抗癌作用,蔥內的蒜辣素也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4、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無論大蔥小蔥,都能通陽解毒、解表發汗。體質較弱的人在季節變更時容易感冒,吃些生的小蔥,或用蔥烹調葷菜,能達到出汗的目的,既能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也兼有緩解病症之效。
5、抗菌,抗病毒
蔥中所含大蒜素,具有明顯的抵禦細菌、病毒的作用,尤其對痢疾桿菌和皮膚真菌抑制作用更強。
6、補肺、止咳
《本草綱目》講,蔥「外實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有肺病者吃大蔥,可以補肺、止咳。
7、增進食慾、促進消化
蔥白入胃經,在治胃病的方子裡,常能看到它的身影。蔥可以刺激胃液的分泌,促進消化。食欲不振或吃飯不香時,炒菜時多加些小蔥,能有效增進食慾。小便淋漓不盡、大便不暢的人,多吃蔥還可以「通二便」。
8、預防和緩解腹瀉
蔥含大量揮髮油,具有較強的殺菌、抑菌功效,特別擅長與痢疾桿菌作戰。夏季腹瀉多發,嚼點生大蔥,有預防和緩解的作用。
如何讓蔥發揮最大的保健功效?
大蔥切開後在空氣中放置過久,或者高溫加熱等烹調方式,都會使有機硫化物含量減少。因此,蔥類蔬菜最好的吃法是生食或短時間清炒。下面有三種用大蔥保健的方法:
1、白酒炒大蔥:治偏頭痛
原料:大蔥100克,白酒適量
做法:先將大蔥洗凈切碎,放鍋內,邊煸炒邊灑白酒,炒熱後用布包好,放太陽穴及痛處熱敷,至頭痛緩解為止。
2、大蔥炒生薑:緩解胃痛、胃虛寒
原料:大蔥150克,生薑50克,花椒15克
做法:三種原料一起搗爛,放鍋內炒熱後,裝入布袋中熱熨胃脘部及疼痛處,涼後炒熱再熨,直至胃痛緩解。
3、大蔥胡椒糊:治肚子痛
原料:大蔥15克,白鬍椒粉3克
做法:大蔥搗爛,加入白鬍椒粉調勻,敷在肚臍中,外用毛巾覆蓋,再用熱水袋熱敷20分鐘。
注意事項:自汗、盜汗往往是體虛的表現,吃蔥會加重這些症狀。蔥刺激性較大,患有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潰瘍病者,不宜多食。
大蔥是非常好的食療「補藥」,生食或短時間清炒能讓大蔥的保健功效最大發揮。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大蔥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