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味中藥治痛風,有效率99%!

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人體嘌呤代謝異常所致的一組綜合徵。常發於30-50歲的中老年人,約95%為男性,5%女性常為絕經期後發病。

目前,最常見普遍的為痛風引起的急性關節炎,常出現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部分第一跖趾關節腫痛,部分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噁心等症狀。

治療案例

《南方文摘》2016年5月27日-6月2日健康欄目引用《醫藥星期三》的一篇文章, 應用重要外敷治痛風性關節炎110例,治癒72例,顯效1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9%。

1、關於治療效果:

(1)治癒:痊癒,臨床症狀全部消失,關節活動自如,血尿酸降至正常;

(2)顯效:臨床症狀好轉,關節活動靈活,血尿酸較治療前降低10%以上;

(3)無效:症狀緩解不明顯,血尿酸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

2、臨床典型病例:

患者:男;

年齡:42歲;

症狀:左足第一跖趾關節突發腫痛(紅腫、壓痛明顯),但無明顯外傷,伴有頭疼、發熱等症狀。檢查發現其血沉升高,血尿酸增高,受累關節軟組織腫脹、關節間隙變窄,關節不規則。

處方:黃柏、白芷、紅花各30克,青黛15克;

輔藥:金銀花、薏苡仁各20克,黃柏、蒼朮、防已、獨活各10克。

治療:

取上述處方內的中藥研磨成粉,根據病變部位及範圍大小,取藥粉以蜂蜜攪拌呈糊狀,敷於患者跖趾關節上。

蓋上油光紙或塑料薄膜,並用紗布繃帶包裹。每天換藥1次,連敷3天。患者按照醫囑休息、喝水。

3天後,患者左足跖趾關節紅腫消退,疼痛緩解,發熱、頭疼症狀消失。繼續給其敷上述處方4天。並輔以上述敷藥,水煎分3次服用,每日1劑。

4日後,患者腫脹消失,關節活動自如。囑其多喝開水,禁食富含嘌呤和核酸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腦及豆類等)。

4周後患者複查,其血尿酸正常。關注微信:jiankangfaze,觀看痛風治療視頻。

3、注意事項:

帶有惡性疾病繼發性痛風者,伴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伴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患者,伴有精神病、老年性痴呆等不能配合者均不屬此治療範圍類。

藥物功效

黃柏——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性味苦寒, 主治熱痢,泄瀉,消渴,黃疸,痔瘡,便血,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等。

白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除濕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可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打損傷。

青黛——性味咸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等功效。

特驗效方

痛風定痛湯:

金錢草40g 車前子15g 制又與30g 防己15g 黃柏15g 制十亦10g 制盛土10g地龍15g 水牛角30g 制川烏6-10g 制草鳥5g 蜈蚣2條 山慈菇10g 海藻15-30g蒼朮15g六曲25g羌活15g靈仙15g紅花10g:

用法:一天一劑,分二次服,粗粉煎服;2周一療程!

療效:用上方治療痛風患者673例,經用藥2-5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597例,顯效者74例,無效者2例.愈後者經隨訪3年,均未復發.

使用秘驗效方須知

典型病例

.

患者:鄒某,男,52歲。手腳關節紅腫劇烈疼痛,反覆發作10餘年,每次吃海鮮喝啤酒後加重。經檢查診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用此方服1個療程症減,連服4個療程,告愈。隨訪3年未復發。

)

患者:王某,男,37歲;2001年6月1日診。5年前患過痛風性急性關節炎。近半月來兩踝、兩腕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伴有心悸、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經用西藥抗痛風治療,效果不明顯。予本方治療,服藥15劑,諸症悉除,隨訪3年未復發。

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癒「痛風」的食療秘方

1.用鮮竹葉、白茅根各10克。鮮竹葉和白茅根洗凈後,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30分鐘,代茶飲,利尿,防痛風合併症腎結石。

2.用獨活60克,大豆500克,當歸10克,白酒1000毫升。將獨活去蘆頭後,與當歸同搗碎,置於凈器中,以白酒浸泡一宿後,將大豆炒至青煙出鍋,投入酒中密封,候冷,去渣備用。每日3次,每次溫飲10毫升。

3.取獨活45克,白蘚皮15克,羌活30克,人參20克,酒適量。將獨活、羌活分別去蘆頭,上4味藥,搗為粗末備用。每用10克藥末,同水7分,酒3分,煎至7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治療

在治療上,西醫常用秋水仙鹼、消炎鎮痛劑以及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來處理痛風病人,基本上療效不錯,但是過敏體質及腸胃不適的副作用頗為常見。事實上,中醫也有許多方藥可以處理痛風,像是急性的痛風關節炎發作,可依病情選用當歸拈痛湯、上中下通用痛風丸、白虎加桂枝湯或四妙丸等,通常可取得不錯的療效。

另有一類痛風病人是屬於虛胖水腫的體質,亦即是肥胖而肌肉鬆軟,易流汗、常疲勞、常感腰以下沉重,甚至勞累後即出現下肢水腫,這類病人可用防己黃芪湯加減來控制尿酸,也多少能達到減重及改善疲勞的效果。而研究文獻也指出,土茯苓、萆薢可降低血中尿酸濃度,薏苡仁、澤瀉、車前子、大腹皮、茯苓皮等中藥則有助於尿酸的排泄,這些藥物經過適當的配伍後,可用於痛風的間歇期來降低尿酸。.

●食療方

痛風患者對飲食一定也要有所講究,基本上要多喝水少喝酒,儘量不要吃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小魚乾、吳郭魚、白帶魚、四破魚、虱目魚、魷魚、乾貝、牡蠣、高湯、黃豆芽、蘆筍、香菇等,家畜肉類食品及豆類的普林含量也不少,不宜多吃。但是痛風患者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吃,像蔬菜水果類則多吃無妨,

以下也介紹兩道有助於痛風患者的食療方:

一、薏仁粥

取適量的薏仁和白米,兩者的比例約為三比一,薏仁先用水浸泡四、五個鐘頭,白米浸泡三十分鐘,然後兩者混合,加水一起熬煮成粥痛風的症狀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發作,有發熱、頭痛、口乾口苦關節紅腫熱痛等症狀,早期多累計足跟、指、趾等中小關節,晚期或見關節腫大、畸形、僵硬、耳輪、指間、指掌處呈現黃白色痛風或破潰形成瘺管。

民間治癒本病的效驗良方有:

處方1:黃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靈脾、萆薢、當歸、棗仁、茯苓各9克,防風、細辛、獨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3次

療效:服藥1個月,可獲痊癒

處方2:當歸、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細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用法:藥研細,布包浸酒內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歇5天。 ,

療效:用藥1-2療程,有效率達100%

痛風是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因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血液中嘌呤代謝產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痛風一旦發生就無法治癒,所以要注意預防。

專家建議:為了預防和治療痛風,飲食上應做到三多三少:'

1、多喝水,少喝湯。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風患者要多喝白開水,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等。白開水的滲透壓最籃球溶解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多喝白開水可以稀釋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

2、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風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異常,如果過多吃酸性食物,會讓病情加重。而多吃鹼性食品,能幫助補充鉀、鈉、氯離子,維持酸鹼平衡。

3、多吃蔬菜,少吃飯。多吃菜,有利於減少嘌呤的攝入量,增加纖維素。飯有利於控制熱量攝入,限制體重、減肥降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353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