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排毒、去疲勞 刮痧該到底怎麼刮
你了解「刮痧」嗎?
刮痧是以中醫的經絡學說和生物的全息理論為指導,用邊緣較圓滑的工具。如水牛角板等蘸上水或潤滑劑。在人體某一部位皮膚上進行刮摩,使之發紅,出現一片片或一塊塊的青紫淤斑或淤點,即出痧。
從而達到調整陰陽、舒筋通絡、促進代謝、排出毒素、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一般多用於治療中暑、外感。其適應證有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痙攣、風濕性關節炎等。
「痧」為何物?
「痧」就是在皮膚下面,我們看得見的一種紅色或者紫紅色的斑點和斑片,實際上是滲出於血管之外含有代謝產物的血液。
體內的風濕之氣和血液里的一些代謝產物,引起了血液循環障礙就會出痧。
出痧的皮膚紅紅的,看上去有點兒可怕。其實,不管怎麼紅,都不必擔心,因為這對皮膚是沒有損害的。紅斑顏色的深淺通常是病症輕重的反映。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顏色也深;如果病情較輕,「痧」出得少些,顏色也較淺。
一般情況下,皮膚上的淤血會在3~5天內逐漸消退,遲一些也不會超過一周就會恢復正常。刮痧,不僅不會損害皮膚,而且由於這種方法能活血化淤,加強了局部的血液循環,會使皮膚變得比原來更健康、美麗。
「刮痧」器具知多少?
刮痧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只要是邊緣光滑的東西都可以。如用光滑的銅錢、銅勺柄、調羹、瓷湯匙、梳子、嫩竹板、瓷器片、瓷碗邊、硬幣、玻璃棍,甚至鋼筆尾段都可作為刮痧工具。
當然,如果長期使用或作為治療,還是用牛角刮痧板最佳。它對人體肌膚無毒性刺激和不良反應,具有發散行氣、活血和潤養的作用。刮頭、額、肢、腕、腿、膝等處時還可用棉麻紗或頭髮刮之。
為了防止刮破皮膚,無論用哪一種刮痧板都必須蘸上香油或其他潤滑劑。有條件的話,最好使用專門的刮痧活血劑。它具有活血化淤、清熱解毒、開泄毛孔、減輕疼痛、消炎止痛等作用。
哪些人不宜刮痧?
刮痧療法對於大多數人都是適用的,但也有禁忌。
以下人群或部位不能刮痧!
1.月經期婦女的下腹部、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房。
2.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等。
3.皮膚高度過敏,或患皮膚病的人。
4.小兒、久病年老、極度虛弱、消瘦、皮膚失去彈力者。
5.醉酒、過飢、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
6.心臟病、精神病及下肢靜脈曲張患者。
7.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腫者。
8.骨折患處不宜刮痧,須待骨折癒合後方可在患處刮拭。
9.外科手術疤痕處亦應在兩個月以後方可局部刮痧。
10.原因不明的腫塊及惡性腫瘤部位禁刮。
刮痧治病需注意?
1.刮痧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迴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迴避風扇直吹刮拭部。
2.刮痧時最好不要用紅花油代替刮痧油。紅花油雖然可以活血化淤,但其中的辣椒素會增加對皮膚的刺激,使皮膚變得粗糙,甚至過敏或出現黑斑。
3.刮痧時要密切觀察患者局部情況和注意詢問患者的感受。
4.刮拭部位要正確。只有根據不同的病症選取相應的經絡穴位,刮痧的效果才會顯著。
5.重症、疑難病症應在醫生指導下刮痧。體質強弱不同,病情輕重不同,發病時間長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區別。刮痧時應根據患者自身和疾病的特點掌握力度和控制時間。
6.刮痧後,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鐘,30分鐘內忌洗冷水澡,一般約3小時後即可洗浴。
7.刮痧完畢應擦乾油或水漬,並在青紫處抹少量祛風油,讓患者休息片刻。另外,飲食上要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膩食品。
8.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再次刮試。皮膚有化膿性炎症,滲液潰爛的,以及急性炎症紅、腫、熱、痛者,不可在皮損處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損周圍刮拭。
9.謹防暈刮。若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噁心欲吐等症狀,應迅速讓患者平臥,飲用一杯溫糖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人中穴、內關穴、足三里穴、湧泉穴。
你問我答
出痧後要多久才會恢復?
出痧後的皮膚看起來有很多小血點,更有人會刮出黑紫一片,看起來有點可怕,出痧顏色的深淺是疾病程度輕重的反映。
程度較輕的,痧出得少,顏色較淺,恢復也較快;程度嚴重的,痧出得多,顏色較深,則需要長一點的時間來恢復。一般的情況下,退痧的時間快者2~3天,慢者可能需要兩周的時候,多數會在5~7天內消退。
任何部位都可以刮痧嗎?
刮痧時遇到胸部乳房處,臉部、足部出現紅血絲的部位應避開。
要注意方向和順序嗎?
若不只一個部位需要進行刮拭,以頭部、臉部為先,再往身體部位刮拭;身體部位先上後下,先背腰後胸腹,先軀幹後四肢;臉部、肩部、胸部刮拭方向由內往外,四肢及背腹部刮拭方式由上往下(但若遇到肢體浮腫、靜脈曲張、內臟下垂時,則要由下往上刮拭)。
刮拭的長度要多長?
一般以穴位為中心來看,刮拭的總長度約在8~15 公分,大於穴位範圍為原則,如果需要刮拭的經脈較長,則可以採用分段刮拭的方式進行。
刮痧愈痛愈有效、愈黑愈有效?
很多人以為刮痧一定要刮到疼痛才有效,或是認為出痧的顏色愈深,代表刮痧的效果愈好,這些其實是錯誤的想法,刮痧並不是愈痛愈有效,也不必刮到又紅又紫才停手。
刮痧時感到疼痛代表氣血運行不順暢,有問題的部位刮痧疼痛度相對較高。出痧的顏色愈深、愈紅、愈紫,表示症狀較嚴重,通常症狀嚴重者,體質通常較虛,刮痧時更不能強刮。
此外,刮痧部位或力道掌握不當,用力過勐也會造成微血管破裂,非但達不到刮痧效果,還可能引起組織損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313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