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咳嗽、失眠、反胃不用愁了,家中常備這4種中草藥

枇杷葉

【性味】:苦、辛;寒;無毒。

【枇杷葉的功效與作用】: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肺熱痰嗽;陰虛勞嗽;咳血;胃熱嘔噦。用於肺熱咳嗽,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30g,鮮品15-30g;或熬膏,或入丸、散。

(1)治咳嗽,喉中有痰聲:枇杷葉五錢,川貝母一錢五分,叭旦杏仁二錢,廣陳皮二錢。共為末,每服一、二錢,開水送下。(《滇南本草》)

(2)治聲音嘶啞:鮮枇杷葉一兩,淡竹葉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3)治痘瘡潰爛:枇杷葉煎湯洗之。(《摘元方》)

【注意事項】:《本草經疏》:胃寒嘔吐及肺感風寒咳嗽者,法並忌之。

丁香茶葉

【性味】 辛,溫。

中醫認為,丁香葉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它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藥,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以及婦女寒性痛經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它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尤其是孕婦害喜症狀。丁香葉含有丁香油,對於致病性真菌及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也可作外用,對體癬及足癬都有很好的療效。

《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

《藥材學》:"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子宮疝痛。"

胃脹胃痛:陳皮3克,丁香葉3克,煎水代茶飲,有理氣、散寒、止痛的作用。橘皮茶可治療食滯胃脹或氣滯胃痛。藥用丁香葉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疝氣、癬症等。

桑葉

【性味】:味苦;甘;性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桑葉的功效與作用】:疏散風熱;清肺;明目。主風熱感冒;風溫初起,發熱頭痛,汗出惡風,咳嗽胸痛;或肺燥乾咳無痰;咽干口渴;目赤腫痛。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本草求真》:清肺瀉胃,涼血燥濕。

《山東中藥》:治喉痛,牙齦腫痛,頭面浮腫。

(1)治頭目眩暈:桑葉三錢,菊花三錢,枸杞子三錢,決明子二錢。水煎代茶飲。(《山東中草藥手冊》)

(2)治手足麻木 不知痛癢:霜降後桑葉煎湯頻洗.(《急救方》)

(3)治小兒渴:桑葉不拘多少,用生蜜逐葉上敷過,將線系葉蒂上繃,陰乾,細切,用水煎汁服之。(《勝金方》)

【注意事項】:經期婦女及孕婦不宜使用

百合干

【性味】:甘;微苦;微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亦可蒸食、煮粥。外用:適量,搗敷。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主陰虛久嗽;痰中帶血;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日華子本草》: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

治神經衰弱,心煩失眠,百合五錢,酸棗仁五錢,遠志三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注意事項】:風寒痰嗽,中寒便滑者忌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272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