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急救方式「長」什麼樣?完驚出一身汗 原來這些「急救土方」都不靠譜!

BoraYoo ...| 2016-06-11| 檢舉

卡魚刺了喝醋、扭傷腳熱敷、流鼻血仰頭……關於意外發生時的急救措施,民間一直有這些說法,聽上去似乎頗有道理。

可是,這些措施否科學?正確的急救方式「長」什麼樣?權威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扭傷腳熱敷?

專家解釋,腳扭傷後馬上熱敷,會讓腳踝變得更痛、更腫。

扭傷後建議傷者要立刻制動(即停止著地活動),穩定受傷部位,前24~48小時,可用冷敷的辦法抑制出血;

外用藥物最好是在受傷一到兩天後使用;

如果表面看起來傷勢不嚴重,儘量讓受傷部位休息,並繼續24小時施行冷敷,直至腫脹和痛楚減退,有需要時尋求醫療救助;

48小時後,可採用熱敷。

需要提醒的是,感覺神經敏感或遲鈍的人(如糖尿病、中風患者),血液循環機能異常的傷者,冰敷與熱敷時應格外小心。

如果身體有開放性傷口,或皮膚對溫度特別敏感,應避免冰敷和熱敷。

魚刺卡喉要拍背、喝醋、強咽飯糰?

專家解釋,如果有異物卡在了喉嚨,出現窒息、呼吸困難、嗆咳甚至呼吸驟停,千萬別拍背或者用手指伸入喉嚨去取,這樣不僅沒有效果,還會使異物更深入呼吸道。

醋在食道內無法停留,因此喝醋不能達到軟化魚刺的目的。

強咽飯糰不但無效,而且帶有危險性,因為魚刺扎入咽喉或食道黏膜時吞下飯糰,只會使魚刺扎得更深。

正確做法如下:

將壓舌板(在家中可用筷子、牙刷)放在舌部前2/3處,輕輕平壓,觀察整個口咽部,能看見的刺就直接用手或鑷子取出;

若看不見魚刺,或當事人不能說話,應及時就醫。

流鼻血仰頭?

專家解釋,把頭仰起不但不利於止血,還會使鼻血倒流至咽喉、食管、氣管和胃,引起不適、噁心;

流鼻血過多的患者還會把吞入的血液嘔吐出來;

不停俯身和仰起頭,更會增加鼻腔出血;

出血量很大時,仰頭還易把血嗆入氣管及肺內,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有引起窒息的危險。

發生鼻出血後的正確做法如下:

坐下來,身體稍微前傾,張開嘴巴,用嘴呼吸;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兩側,朝後腦勺方向擠壓10分鐘,以稍有痛感為宜;

如果還出血,可稍微移動一下捏的位置,直到血止住。如血流不止,應立即就醫。

燒傷燙傷後抹牙膏、雞蛋清、醬油?

專家解釋,有些患者在燒傷或者燙傷後在創面上擅自塗抹,不僅沒有治療燒燙傷的作用,有時還會掩蓋創面,使醫生無法立即確定創面的大小和深度,還容易導致細菌滋生和創面感染。

對於中小面積淺度燒傷,冷療可以減輕熱力對創面的進一步損傷,迅速緩解疼痛,且簡單易行。

正確做法如下:

將燒傷、燙傷創面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淋或浸入清潔冷水中(水溫以傷員能耐受為準,一般為15℃~20℃,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塊),或用清潔冷(冰)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於創面,但過低溫度的冷療也對創面不利;

冷療的時間無明確限制,一般等到冷療停止後,疼痛顯著減輕為度,差不多0.5~1小時或更長;

如果情況比較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診治。

溺水後按壓胸部?

專家解釋,溺水的急救方法有很多,控水和心肺復甦是比較常見的兩種,但是先採取控水還是心肺復甦,主要取決於溺水者有沒有呼吸和心跳。

溺水者打撈上來後,急救人員可以摸一下溺水者的脈搏,聽一下是否有呼吸。

如果溺水者還有呼吸,心臟沒有停止的話,要採取先控水的方法;若溺水者無呼吸和心跳,要先進行心肺復甦。

控水是將溺水者體位側臥,拍一拍後背,將水等雜物控出來。因為溺水後會有嘔吐反應,這樣也避免嘔吐物堵塞氣管引起窒息。

若溺水者需要心肺復甦,則先做胸外按壓,然後進行人工呼吸,同時保持病人氣道暢通。頻率大約是做30次胸部按壓,2次人工呼吸。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讓溺水者掛趴在牛背、大鍋底上等土方法,是不提倡的。

因為在淡水中淹溺的溺水者,吸入體內的水主要在血液中,胃中並不是很多。這種掛趴的方法,如果用在沒有心跳或呼吸的溺水者身上,很可能會耽誤最佳救援時間,造成繼發性死亡。

昏迷掐人中?

專家解釋,掐人中的意義在於通過疼痛刺激來使人清醒。

但引起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如腦梗阻、心肺疾病、低血糖等,掐人中不適用於所有昏迷。

如果有人昏迷同時無脈搏時,應首先進行心肺復甦術。

對老年人來說,正確方法是否掌握、力氣是否足夠都是問題,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立即撥打120。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242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