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味食物影響尿酸,痛風不能吃?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yoon| 2016-06-04| 檢舉

高尿酸被稱作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後的「第四高」,約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患病。尿酸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現痛風發作,相信大家對痛風並不陌生。

而在每個高尿酸、痛風朋友的心裡都裝滿了各種「酸鹼之事」:

痛風要降尿酸;尿酸高了,要小心痛風;痛風要吃小蘇打片鹼化尿液……

似乎「酸的」都是窮凶極惡的,「鹼的」都好。

當面對醋、檸檬、酸奶等酸味食物時,很多尿酸高、痛風的朋友,可能就會糾結了,酸酸的吃了不好吧?

不要被各種「鹼性產品」忽悠

民間一直流傳著「鹼性體質好,酸性體質容易生病」的說法,其實這樣的說法毫無科學根據,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就是胡扯。

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等液體的酸鹼度都保持在一個正常範圍,比如血液的 pH 值波動在 7.35~7.45 之間。因此,不用做啥,人體血液也是呈弱鹼性的,健康的。

而那些被吹得跟神藥似的「鹼性產品」,不過是想掏空老百姓的腰包。

代謝後呈鹼性的食物對痛風有益

雖然「酸鹼體質」是胡扯,但健康頭條之前也說過「蘇打水、黃瓜、胡蘿蔔等『鹼性食物』對痛風是有益的」。但這樣的建議並不針對健康人,只是給痛風患者的建議。

上面提到的這些食物在體內代謝後可呈鹼性,會對尿液 pH 產生一定的影響,幫助尿酸排泄、降低腎臟尿酸結石的可能。

不過得強調,代謝後呈鹼性的食物雖然對痛風有益,但作用十分有限,不能取代碳酸氫鈉片等藥物的治療。

嘗起來酸酸的食物,不一定真「酸」

我們的身體是十分複雜的,不是桶,倒啥進去,裡面就裝啥。任何食物、藥物進入體內後,都會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最終被吸收的成分也不是原來的樣子。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幾種常見的酸味食物,看看痛風能不能吃。

1. 醋或者陳醋

這應該是高尿酸、痛風最關心的酸味食物了。

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醋的一大特點就是酸,它的 pH 值也的確小於 7。乙酸在進入身體後會經過一系列的反應,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隨呼吸排出體外,剩下的水也不再是酸的了。

所以痛風是可以放心吃醋。但需要避免和碳酸氫鈉等鹼性藥物同服。

2. 檸檬或檸檬水

檸檬不比醋,有效成分較多,富含維生素 C、鉀、檸檬酸等,所以無法通過單個化學成分來分析它的「酸鹼」作用。但是,目前大多學者認為,富含鉀、鈣、鎂等金屬元素的食物大多具有「鹼化」作用。

同時,因為大家在食用檸檬時,大多都是以檸檬水的形式,而痛風多喝水也是很好的。

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推薦採用檸檬水的形式。多喝水,無形中也帶來了額外的好處。

3. 酸奶

酸奶是乳酸菌發酵產品,而奶類食物代謝後呈鹼性。有的朋友可能還關心「這麼多乳酸菌,這麼多細胞,嘌呤值會很高吧?」。

而事實是酸奶的嘌呤值並不高。此外,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看,低脂乳製品有利於預防痛風,酸奶對降尿酸也會有益的。

愛喝酸奶的朋友就別再糾結酸不酸了,愛喝就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121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