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對癌症都比較熟悉,可能對肉瘤就不那麼了解了,甚至誤認為肉瘤是良性腫瘤,這就大錯特錯了。
根據醫學研究,癌與肉瘤都是惡性腫瘤,性質一樣,故統稱為「癌」,只是癌與肉瘤的區分在臨床上有很大不同。
癌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淋巴道轉移常見;而肉瘤則多發於年輕人,血行轉移多見。
而肉瘤生長迅速,腫瘤晚期常有壞死、出血、切麵灰紅色、質均勻細如生魚肉狀。
一名48歲的泰國華僑周先生,便是其中一個患上脂肪肉瘤的病患者。他從10多歲就與肉瘤一起「長大」,而且30年來,除了不斷承受長在背後的肉瘤帶來的痕癢,還為生活起居造成許多不便。
異常痕癢 大如雞蛋
周先生說,小時候不懂事,皮膚一癢,就很習慣用手抓癢,他懷疑背部肉瘤是在那一次抓傷了,在沒有搽藥的情況下,久而久之,就長出一顆瘤。
「起初,只是很小顆而已,我以為是小事,過幾天就會好。不過,那時偶爾會發癢,也避免不了再次伸手去抓癢,就這樣,一日復一日,這顆瘤不但沒有痊癒,還比以前有腫大。」
當時,周先生從來不知道身上這顆瘤是一種脂肪肉瘤,每當發癢時,他就忍不住去抓,就算在外工作,還會左右手不斷往背後抓,看上去就好像染上什麼皮膚病,旁人一見他,無不避而遠之。
後來,來到馬來西亞生活時,那顆肉瘤就像寄生蟲,越腫越大,體積有如一粒雞蛋般大,質感有些軟,光光滑滑的,睡覺臥躺時,還感覺有一顆硬物頂著背部,很不舒服。
他說,雖然沒有感到激烈疼痛,但那種痕癢程度,有時候會讓他忍無可忍,恨不得把它抓破。可想而知,這顆肉瘤對周先生的日常作息帶來多大影響!
周先生背部的肉瘤,造成他生活上的許多不便。
危險性高 不敢切除
「十多年來,看過了無數個中、西醫,他們都各有其說。中醫說他們沒有方法治療這種病;西醫則建議我必須動手術把它切除。」
可是,周先生害怕動手術,一來擔心手術後會造成負面傷害,因為肉瘤不偏不倚就長在脊髓骨部位的背上,那裡經絡動脈特別細密,手術割除的危險性頗高;二來,要付給的手術費很貴,對於一名外籍打工者而言,根本無法承擔。
「之後,西醫又說,如果不動手術,可以服用西藥控制肉瘤繼續生長。但我不相信,後來幸好遇上一位好心安娣,她介紹我去找一名聞名巴生谷的中醫師,專用傳統中醫草藥和針灸治療,大約一個多月治療,肉瘤果然有明顯平復……」
敘述治療的第一天,醫師首先通過針灸,幫助周先生增加免疫力的同時,也將肉瘤累積多年的毒素排出體外。
「對那次的治療過程,真的印象深刻!而且,最難忘的還是當醫師把毒素擠出來時,那黑裡帶白的液體,從針灸後的小孔流出,瞬間一股難聞的臭味飄散而出,就連坐在診所等候的病人都隱約聞到。」
醫師對周先生說,這是一種脂肪肉瘤,也是他小時候抓傷時,傷口未得到適當治療,引起細菌滋生,最後形成肉瘤。
早晚飲用 迅速消腫
「當累積多年的毒素被排出時,醫師就用四種草藥如雄黃、野菊花、金銀花和黃蓮,混合舂成稀爛後,便敷在傷口約一個星期。同時,在這期間,儘量不能碰水,洗澡亦只能用面巾抹身,接著早晚各一次再服用醫師配給的藥方,有助清熱解毒以及防止肉瘤擴散的療效。」
首先,以5克的枝花、20克的丹皮、20克昆布(海帶)、20克海藻、12克三棱、12克莪術、30克夏枯草,以及20克生地,放入煮藥器具,用水泡浸半小時後,方開始用大火煲半小時,再用小火煲剩下一至二碗水,分早晚飲用一次。
經過針灸及草藥治療後,短短一個多月,周先生背部的肉瘤不但迅速消腫,更停止了痕癢。
加上平時戒吃煎炸食物,經過短短的一個多月,肉瘤不但迅速消腫,更停止了痕癢發作。
或許,這也須靠患者在治療當中,保持恆心,病情方可得到良好的改善。周先生便是秉持這顆恆心,以及對草藥的醫治有著莫大的信心,才能擺脫惱人的肉瘤繼續折磨他的痛苦。
「其實,我也很擔心肉瘤會繼續惡化成為癌症,幸好有醫師的協助,如今,這顆肉瘤已經消失不見了!」話才說完,他就迫不及待掀開上衣,展示他那已慢慢恢復平坦且不留痕跡的傷處。
「是不是已經完全好了?想不到跟隨我30多年的肉瘤,終於消失啦!草藥的治療,果然非常神奇!」看著周先生興高采烈的模樣,不知情者還以為他中了彩票頭獎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