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心!身體這樣時千萬不能泡腳!泡腳養生可真不能大意!
2016-05-31 20:37
泡腳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式, 用熱水泡腳,有助於解乏,能促進人的睡眠,
泡腳還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
最終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然而泡腳也需謹慎,有些情況下泡腳,只會危害健康!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
吃的太飽或是太餓的時候,一定不要泡腳,因為泡腳會使全身血液循環變快,
易引發頭暈不適的症狀。餐後半小時內也不適合泡腳,會使胃部血液的供給受到影響。
2、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者,或是嚴重到起皰時,用熱水泡腳是很不好的,極易導致傷口感染。
此外足部有炎症、皮膚病,皮膚燙傷或外傷者也不適合泡腳。
3、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因小孩本就易發熱,上火。若用較偏熱的水泡腳、發汗,只會熱上加熱
。尤其是嬰幼兒,所能承受的溫度本就不高,
稍高一些的水溫就易燙傷其柔嫩的皮膚。所以也不建議用熱水泡腳。
4、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若老年人泡腳的時間太長,極易導致出汗、心慌等不良現象。因此老人最好是臨睡前泡腳20分鐘左右即可。
5、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溫:
因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是無法正常感受外界溫度的
,就算水溫特別高,也感覺不到,因此極易被燙傷,還極可能會誘發其他更嚴重的後果。
6、特殊人群泡腳時間長致暈厥
如低血壓、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以及經常頭暈的人,
都不適合用過熱的水泡腳或泡溫泉太久。由於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後,
人體血管會擴張,極易使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出現缺血缺氧,
從而會加重有心臟病、低血壓人群的發病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