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身體的4個部位「越醜」代表孩子越健康!!
別嫌剛出生的嬰兒太醜,有研究表明,新生嬰兒越醜,身體越健康!新生兒醜陋的特徵表現為,皺巴巴發白的皮膚、凹凸不平的腦袋、浮腫的眼睛、圓鼓鼓的肚子……這些特徵是因為寶寶適應羊水環境,抵禦細菌而有的獨特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這四大身體部位越醜,代表身體越棒.....
1、腳趾短
英國最新研究指出,人類進化過程中腳趾變短是為了跑得更快,所以腳趾短的孩子,才是人類進化的方向。腳趾越長的孩子,運動時需要的能量就越多,肌肉負荷會更大,既影響爆發力,又影響耐力。相反,腳趾短的孩子,他們會留下更多的能量供給其他器官、抵抗病菌。
2、大耳朵
大耳朵的孩子,除了面相好之後,生物醫學專家拉爾夫-霍爾姆博士表示,人的外耳越大,耳道獲得聲音就越清晰,因此大耳朵的人很少因衰老而失聰。理論上講外耳廓大的人聽力要好些,是因為它收集聲波的面積大。
3、大腿粗壯
丹麥一項為期12年、涉及3000名男子的研究顯示,大腿周長60厘米以上、腿部肌肉強壯者,早亡和患心髒病風險大大降低。研究人員認為,大腿圍的長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細,心肌重量也較輕。大腿的肉是保健肉,當它們被破壞時,這些肥肉會釋放出大量細胞因子,導致身體內部炎症,而這些炎症則很有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胰島素抗體和糖尿病。
4、大鼻子
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發現,鼻子越大,吸入灰塵等污染物的機率反而會減少,其抵禦有害病菌的能力也更強,因此鼻子大的人很少得感冒或流感。鼻子大小與呼吸狀況大有關係。鼻翼較寬、鼻樑高挺,說明孩子的呼吸器官發達,能呼吸到足量空氣。如果鼻翼嬌小,表明呼吸功能較弱,不透風的地方會氣短、胸悶。
有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隨便養就可以隨便就健康長大,可是有的小孩被家人細心呵護、捧在手心裡卻時常生病、出狀況,原來這些徵兆在小孩一出生就可以看出來,家中有小孩的人一定要注意,也分享給朋友知道吧!
文章來源
27歲孕婦生完小孩,還是喊好痛!原來是生產時...
聽到這樣的新聞,真是整個人都跟著悲傷起來了。
吳女士今年27歲,在日前某天凌晨2點多,於一家醫院自然產下一個男寶寶。然而照道理說,自然產生完很快就能夠恢復,然而她的肚子仍舊很痛,全身冒汗。
見此情況不妙,家人準備將她轉院接受進一步治療。沒想到,才到另一家醫院,她的病情就突然加重了。這樣的情況是越來越嚴重了,家人發現吳女士的腹部開始脹起,心跳也很快,醫生見她的血壓越來越低,說了隨時有生命危險,並立即安排了手術。
手術中,醫生發現,她的胃已經發黑,更嚴重的是,有四分之三的胃「擠上去」到右側胸腔裡去了。
明明生產順利的啊!怎麼會這樣?
胸外科主任醫師分析,她的膈肌有缺損,以前可能發病過,但不嚴重,沒重視起來。這次是膈疝引起的胃扭轉,換句話說,就是生小孩時太用力造成的!
醫生表示,胃卡在胸腔裡,血液就無法循環,情況相當危險,而且就連胃裡頭的東西,還有毒素都會累積,然而雖然最後保住了她的命,卻無法阻止胃已經壞死的狀況。
手術整整做了5個多小時,醫生最後把她的胃給切掉。而醫生最後將她的小腸和食管進行縫合連接起來。今後,除了消化功能會差一點,其他沒啥大的影響。
生產太用力會怎樣?
寶寶一天天長大,孕媽媽的改變不僅僅是體型,胖了多少斤,肚子大了多少圈。隨寶寶的長大,在身體看不到的地方,孕媽媽的內臟慢慢地都被移位了。
特別是腸、胃、膀胱。就連脊椎的變化也很大。孕媽媽們會因此吃不香睡不穩,各種尷尬接踵而來,便秘、屁多、狂跑廁所……身心疲憊!孕婦的各種不適感是常人無法感受的!
有些孕媽媽可能會以為,只要肚子痛就開始用力,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在分娩的時候,要避免以下幾種錯誤的用力方法。
孕婦生產時用力,這樣做是錯的!
1、大聲呻吟或大喊大叫。分娩時大喊大叫不僅不能夠減輕臨產時宮縮的疼痛,反而可能因為過度換氣導致母體缺氧,胎兒的腦部、臍帶、子宮、胎盤循環血量減少,繼發鹼血症等。
2、在第一產程就屏氣用力。孕媽媽如果在第一產程(即宮口擴張的時候)就屏氣用力的話,會過早地消耗體力,導致後面產程真正需要用力時反而無法使用力氣,而且過長時間屏氣容易導致呼吸性酸中毒。
3、 胎頭即將娩出時,仍然向下屏氣用力。這樣可能導致胎兒娩出過快,造成產婦會陰部裂傷。 錯誤用力的危害:阻礙子宮口的張開,使分娩的時間增加,胎兒和產婦的負擔都會加重;還可能引起嚴重的會陰撕裂,產婦在產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感覺疼痛;胎兒 的頭部會受到壓力,如果子宮口還沒有完全打開的時候,進行腹壓,會增加子宮的負擔,胎兒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可能危及到安全。
該如何正確用力:
1、當子宮口全開後 子宮口開全後,會陰膨脹,產婦需要配合陣痛,有意識地施加腹壓,這種腹壓便稱為「使勁」。 採取仰臥的姿勢做深呼吸,空氣吸入胸部後,暫時憋住,然後像排便時一樣,向肛門的方向用力;無法再繼續憋氣時,便開始吐氣,接著馬上再吸氣、用力。這樣腹 內壓升高促進宮縮,能夠加快胎兒的娩出。
2、當宮縮間歇時 在宮縮間歇期,胎兒可以得到很多的氧氣,進行能量儲存,此時孕媽媽應該安靜休息,而且是越放鬆越好,以恢復體力。如果腹壓和宮縮力配合得當,會使胎兒娩出 時間明顯縮短,還可以減輕陣痛;但是如果用力不當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比如有些孕媽媽拚命地喊叫哭鬧,不但消耗體力、造成疲勞,並且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影 響產程進展。
3、當胎頭下降時 胎頭下降後,在宮縮強烈的時候,產婦不要再向下用力,同時應張口哈氣,解除過高的腹壓,以免造成會陰嚴重裂傷,甚至造成肛門撕裂導致產後尿失禁。產婦應稍屏氣向下用力,使胎頭緩緩娩出。
4、有助於維持體力 看了上面的方法, 有些孕媽媽還是擔心到時體力不夠的話,可以考慮無痛分娩,它能讓產婦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當宮口開全該用力時,產婦因積攢了體力而有足夠力量完 成分娩。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分娩時該如何正確使用力,當然,如果用錯了可是得不償失!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腳色,為了孩子我們犧牲很多各位分娩在即的孕媽媽們,抓緊學習和掌握一下方法吧。
文章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042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