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一模一樣東西,只是顏色的不同,該選哪個呢?這是個難題!好像選哪個都不保險點,還要考慮哪個檔次高點,或是怕別人說自己沒品位。哎,煩透了!猶豫再三,最後的結果可能是沒買成。其實這個線現象是選擇恐懼症在作怪。人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導致對於選擇產生某程度上的恐懼被稱為選擇恐懼症。那麼在醫學上,選擇困難症和強迫症也有著相似的聯繫,那麼你是選擇恐懼症人群嗎?
追求完美惹了禍
這些人在面對選擇時感到恐懼與不知所措,並非不可理解,有幾種原因可以造成這種矛盾心態:
★首先,追求完美惹了禍。當一個人面對選擇的時候容易踟躕不前,很可能是內心樂於追求完美,希望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最大程度的滿足自己的需要,有點強迫也有點小極端。喜愛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會賦予一個選擇更多的意義,他們會思考各種可能性,苛求自己找到最理想的方案,但是如果真有一個最完美的選擇,那世界上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事後追悔莫及呢?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錯過與失落?越是希望能夠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越有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問題。
★其次,有一些人遭受著選擇恐懼症的原因是自身的不自信,害怕選擇錯了承擔後果,雖然我們在面對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都會猶豫、會顧慮,但是有責任心的人會通過理性的分析判斷各種選擇背後的利弊,有效的分析之後能夠勇敢的承擔自己的選擇。因為內心的不自信,很多人常會在做出選擇之後覺得現有的選擇沒有放棄的那些好,在現在的當下遇到了問題總是歸結於自己選擇的不對,總是認為自己做錯了選擇而懊悔。
★還有一些人,在選擇前過分誇大事情的影響範圍,懼怕選擇的結果可能會影響到人生道路,因而陷入無限的焦慮中,懼怕選擇後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和後果,覺得如果選得不好,人生就可能「毀了」。這種有點自己嚇自己的心態,更加讓其在選擇面前恐懼不堪。
換個角度看,生活中有的選擇其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每天面對無數選擇,才造就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道路。你對不同選擇的判斷,來源於過去的經驗,依託於對未來的期望,這些都因每個人想要的不同而變得豐富多彩。選擇相信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來改變與挑戰,做一個選擇並不難。
相信自己的直覺
一個人的直覺不是憑空產生的,人的第一反應很微妙,有時可以得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判斷,人的第一感覺是綜合了一些我們察覺不到的五官的感受,這種通過潛意識感覺到的細微差別,可能依據是過去經驗,也可能知識的積累判斷,所以如果在做一些簡單的、影響範圍小的選擇時,我們不妨相信一回自己的直覺,跟著感覺走吧。
投硬幣——聽天由命
即使能夠讓自己客觀冷靜的判斷不同選擇的利弊,但是到了最終抉擇的時候,也會忐忑不安,心裡的天平不知道該怎麼傾斜時,不妨拿出一個硬幣來一次「聽天由命」吧。投硬幣不是迷信,不是讓我們真的就聽從上天安排,這個過程其實是能夠幫助你思考,激發你判斷力的過程。當你投出硬幣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看著硬幣起落,你的心中已經在做一個最終極的判斷,硬幣落在手心,看到結果的瞬間也許你的心中已經有了傾向,已經知道要做的是怎樣的選擇了。
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能夠讓我們把握住美好的明天,因此,在關鍵時刻到來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夠猶豫,應該要更加直接一點,更加果斷一點,作出自己最正確的選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