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跌打丸加點白酒,不用吃就可治療各種疼痛、腫脹

杏花島作者賀金亮,中醫學碩士,山西中醫學院骨傷科教研室教師。
外力損傷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扭傷、挫傷、牽拉傷等可導致軟組織損傷,
從而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症狀,屬於中醫「筋傷」範疇。
此類損傷可採用理筋手法、內服藥物、外用藥物以及功能鍛鍊等方法進行治療。其中,
外用藥物治療時,可將臨床用於口服的治療跌打損傷類的藥物「跌打丸」製成外用塗抹藥物塗於患處,以消腫止痛。
跌打丸的主要成分為三七、當歸、紅花、血竭、劉寄奴、續斷、牡丹皮、自然銅(煅)、
土鱉蟲等二十餘種藥物,主治跌打損傷、筋斷骨折、瘀血腫痛、閃腰岔氣。
使用時,根據損傷皮膚面積以「丸」為單位取該藥適量(如取5-8丸),放於碗中,碾碎或搗碎並研磨,
加入白酒或75% 醫用酒精少許,調和呈糊狀,以不流淌且粘性好為佳。另外,也可加入食用醋進行調和,隨用隨調。
損傷24小時後(之前採用冰塊冷敷,可減輕腫脹、疼痛等症狀)
,取適量藥物,均勻塗抹於腫脹或有瘀斑的皮膚處,薄厚以剛好覆蓋皮膚為宜,
如為開放性損傷後的腫脹、疼痛,沿傷口周圍皮膚塗抹。後用醫用紗布或保鮮膜覆蓋,
膠布固定,以保持藥物良好的濕度。每天更換一次藥物,一般2-3天左右症狀可明顯緩解,
後可繼續使用至症狀完全消失。
除上述軟組織損傷導致的腫脹疼痛外,
該方法還可用於治療陳舊性損傷後皮下瘀血、骨折部位軟組織腫脹、
輸液引起的靜脈炎、凍瘡、臀部肌肉注射後硬結等引起的腫脹或疼痛。
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調好的藥物不可以口服;
皮膚過敏者慎用;此丸含活血化瘀類藥物,孕婦禁用;使用期間如疼痛未緩解並有加重趨勢,請及時停藥併到立即醫院就診。
方藥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健康 藥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017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