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總會發現同事的飲食不是吃太飽、就是吃太快。三餐老是在外,不是重鹹就是重油,在某次的健康檢查才發現赤字一片。也領悟到「健康重要的道理」,逐漸把飲食調整成「無油無鹽無糖」。藉由每日早餐吃生菜沙拉不加鹽,中餐吃燙青菜,晚餐吃蔬菜捲,偶爾才吃一點肉及補充5000cc的水。
雖然在短期內體重有逐漸下降,卻時常會感到飢餓,長期下來除了營養不良外,也因為身體越來越虛弱只好去醫院檢查,卻被醫生臭罵了一頓。其實,一直攝取低熱量、低醣及低鹽的食物,長期的確會處於挨餓的狀態。
導致身體沒有足夠的糖份,讓細胞只好分解肌肉與脂肪組織來促成葡萄糖,但伴隨著極大量的酮酸生成,而導致「酮酸血症」;長期體內電解質的不平衡,飲用過多的水反而造成「水中毒」;長期下更會加速骨質疏鬆症,擺明就是慢性自殺。
要維持身體健康會建議「日常飲食均衡」,攝取適量的油、鹽、醣、蛋白質及維生素、礦物質等,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讓身心更佳健康。遇到疾病也應該尋求醫師且定期追蹤,畢竟「健康是沒有捷徑」。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