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則是川崎病,它是一種小兒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因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生首次報道而得名,之後逐漸引起人們重視。
近年來發病呈上升趨勢,也是我國小兒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醒各位家長:川崎病發病人群以嬰幼兒為主。
川崎病臨床表現主要有:
突然高熱、眼結膜充血、唇發紅乾裂、典型的楊梅樣舌、發熱2~3天出現軀幹皮疹、手足廣泛發生硬性水腫伴疼痛、單側頸部淋巴結無疼痛性腫大。
嚴重時冠狀動脈炎伴動脈擴大、動脈瘤形成或血栓梗塞,致冠狀動脈破裂、心肌梗塞。
此病的危害性在於併發症是冠狀動脈瘤,血栓閉塞或心肌炎引起心梗、心缺血、冠脈破裂進而危及生命。該病在恢復期中也可猝死。
川崎病至今病因未明:
川崎病是一種免疫介導的全身性血管炎,病因目前還不明確,可能與病孩對多種病原感染有關,
比如:細菌、病毒、蟎蟲等的感染。
一旦出現相關症狀,請及時診治:
由於該病病因不明,目前還沒有相關疫苗可以預防。一旦發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帶小孩到正規醫院診斷治療、尤其是在冬春流感流行季節,病兒出現類似感冒樣的發燒,伴有皮疹等,應警惕川崎病的發生。
發病早期大劑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可預防及減少冠狀動脈的損害控制病情。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但是康復後要按臨床醫生的建議,堅持定期複查心臟情況。
預防接種注意事項:
本病好發嬰幼兒,此年齡段的兒童正是計劃免疫疫苗接種頻率高的時期,由於該病與病孩免疫系統有關,患病治療期間,疫苗不利接種,應在康復後經體檢健康評估後再作決定。
病孩家長帶小孩去疫苗接種點接種疫苗時,應主動告知醫生小孩患病及治療情況,以便更好地實施疫苗接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0992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