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猝死前的5大徵兆 逃離死神追捕

相信大家都看到過這麼一則新聞,有一位骨灰級的遊戲玩家,某一次在網吧玩遊戲長達24小時,最終猝死。當時這條新聞引起了不少的轟動,明明是可以避免的事情,活生生的一條生命就這麼沒了,多可惜啊。而說到猝死,又有多少人了解它呢?

何為猝死?

猝死(Suddendeath,SD)從字面上理解是突然死亡的意思,世界衛生組織將猝死定義為:「平時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從最近發生的數起猝死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1、猝死的發生都非常突然;2、發生前患者並未出現身體異常;3、猝死一旦發生,搶救困難、致死率高。

猝死前的5大細微徵兆

雖然猝死前沒有明顯的癥狀,但是還是有一些微妙的癥狀讓我們有跡可循,主要有以下5個。

徵兆1:疼痛

相比較而言,疼痛反應是猝死的發病徵兆中,最易被我們抓住和感知的信號。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

徵兆2:潛在病因

除了疼痛,還要警惕可能導致猝死的潛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時期內被限制運動,那麼他就容易發生靜脈血栓,而靜脈血栓一旦掉下來,則可能發生肺梗死。

徵兆3:憋氣、明顯的紫紺、口唇發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質是久坐或長期站立,血液循環不好,當病情發作時,除了疼痛外,若還有憋氣、明顯的紫紺、口唇發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肺栓塞。

徵兆4:重度的血壓升高

對於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徵兆是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

徵兆5: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裏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現是胸痛,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整個邊界不是很明確,它的面積會適當大一點兒(跟手掌面積差不多),或者說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悶痛的感覺。心絞痛服藥後,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癥狀就會緩解。而針紮的刺痛或者是「按著疼」的感覺往往跟心臟關系不大。

如何預防猝死?

猝死可以說是最冤枉的一種死法,很多時候我們是可以進行預防的,尤其是對於一些本來就患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講,更加應該時刻預防。

1、堅持心臟基礎疾病的治療,常與家庭醫生或者大醫院的專科醫生溝通聯系;

2、秋冬季應註意防寒保暖,適量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和頻率;

3、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應加強藥物治療,同時隨身攜帶預防突發疾病的藥物,比如中藥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4、應重視身體檢查,一般人群需要有意識的檢查血糖、血脂、尿酸,以及心電圖、心臟彩超等項目,如果出現某些指標偏高、心電圖異常等情況,需要及時找專科醫生咨詢、診治,將危險控制在萌芽狀態;

5、一旦發生胸痛持續不緩解、呼吸困難甚至胸痛徹背、背痛徹心、大汗淋漓等癥狀時,第一時間撥打120,去大醫院採取系統的救治。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猝死喪命,這是讓家屬朋友們都非常難以接受的,所以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家人,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應該時刻註意身體的變化,一旦發現有問題要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0943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