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
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鍊,加強體質;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不要經常熬夜,以免破壞正常的生理規律,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進而引發其他疾病;還要保證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與激動、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緒影響到內分泌系統;預防感染;不要購買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儘量避免環境激素的危害。
出汗是一種排毒,人的排毒方式有兩種:一是小便,二是出汗。
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會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
如果老憋著不出汗,時間長了,皮膚就不會呼吸了,最後就會造成很多人體代謝系統的紊亂,並且把這種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到了腎和肝上。
但是並不是所有部位出汗都是好的,現在就為你盤點一下哪些部位出汗最危險?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
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
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
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
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
不得不說健康一直以來也都是人們異常關注的事情,隨著現在時代的發展,人們物質水平提高了,對於身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那麼你知道身體這些部位出汗分別代表體內哪些問題嗎?下面來看看。經常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出汗異常預示哪些疾病
其實生活中的出汗很多都是人身體的自然現象,有些人熱的時候就會出汗,有些人運動或者是勞動的時候就會出汗,根據研究顯示每天每人平均出汗的量可以達到6到10升。
不過,汗出得太多,也預示身體可能出了問題,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身體哪些部位出汗異常預示疾病。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為這很可能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剩造成的。
醫師建議:平時儘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飽,否則容易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愛出汗,說明你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從西醫理論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醫師建議:建議你每天用雙手或工具敲打雙腿。其中,重點是多次敲打,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為這是你身體上肺經分布的部位,通過這樣適當的刺激達到調理肺經的目的。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醫師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說是你的體內脾胃失和。西醫覺得這種情況下,你體內的血液循環多半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醫師建議:平時不要過度焦慮,也不要看恐怖片,以免驚嚇過度更傷心脾。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症狀。
5.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過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徑過大。如果汗液氣味很大,是因為你的飲食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
醫師建議:汗腺過大時,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雷射治療。飲食也要清淡,少鹽少香料,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腳心出汗=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

如果你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時,手心或腳心容易出汗,中醫覺得你多半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而且血虛。
醫師建議:每天餐後按摩腹部,先順時針按摩30圈,再逆時針按摩30圈。而且要少吃,最好儘量不吃冷食,比如冰淇淋、冷飲等。
7.背部出汗=陰陽虛弱、極度疲勞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愛出汗說明你的身體陰陽虛弱,已經極度疲勞。
醫師建議:保證充足睡眠,飲食要豐富、有營養,以滋陰補陽為主,女人還可以早晚做15分鐘瑜伽冥想。
8.私處出汗=濕熱下注、腎陽虛弱
如果你的私處愛出汗,中醫認為你的體內濕熱下注,腎陽虛弱。西醫覺得,這種情況下,患細菌性炎症的可能性會增大,甚至讓私處氣味變重。
醫師建議 : 日常飲食要清淡,不吃冷食。平時可以用黃芪泡水喝。如果私處氣味變重,要儘快去醫院做專門的化驗檢查。
多注意自己身上出汗的部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腋下出汗多怎麼辦 ?
1、經常換洗衣服
出汗了,第一步先到的自然就是把出汗了的衣服換掉,清洗乾淨,要不然衣服夾雜著汗液甚至可能引發出異味,所以勤換衣服勤洗澡很重要!
具體做法就是洗澡的時候可以用一下特殊的清潔液來清洗腋下,直到擦乾以後摸起來感覺很乾凈就差不多了。
2、減少劇烈運動
我們已經知道了運動過量會導致汗液的大量排出,所以為了防止這種現象;
我們應該減少劇烈運動,或者劇烈運動以後馬上洗澡,除去身上的汗液,保持身體特別是腋下的乾淨清爽,這樣就能避免這個問題了。
3、適當使用噴霧劑
可是使用止汗劑或者帶有香味止汗功能的的噴霧劑,還可以使用體香劑。
使用這些霧劑的主要目的就是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但是它能給人一種好的心理作用,讓自己覺得自己身上很舒服,很乾凈,還能當香水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飲食注意
之前我們說過,吃那些辛辣的食物也會引起更多的腋下出汗,當出現了這種症狀,我們必須控制好自己的飲食,儘量少去接觸這類辣的食物;
這樣不僅使出汗的情況能得到改善,對於年輕人還可以減少長青春痘的可能性,所以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大的食物,像火鍋一類的儘量少吃吧。
5、多吃蔬菜
蔬菜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同樣也可以促進我們身體腸胃的消化,促進排除廢物,和多餘的水分。
平時應該多食用應季蔬菜,搭配要全面。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改變的。每天的飯菜基本是多素菜,少肉,不可以挑食。
6、良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衣,經常保持腋窩部的乾燥和清潔,這樣便可以減少臭味的散發,堅持就會有效果,一點點改善,將會有很大的變化。每天洗臉的時候就清洗一下腋下,會保持一天舒服自在。
7、除去腋毛
這個辦法是不得已的辦法了,除去腋毛可以使排出的汗液儘早幹掉,而且不會留下殘留物在身上;
即使有也沾在衣服上面,對身體上面影響不大,所以肯定會對這種現象有所改善,以減少細菌在腋毛裡面的滋長。建議使用一些脫毛膏,對於女孩子還能起到美容效果。

經常出汗的好處
1、出汗可以美容
出汗可以為人體進行天然的美容,通過排汗便可以體內堆積的很多毒素排出體外。而那些為追求舒服而刻意避免出汗的人,則錯過了一次排毒的機會。
汗液中含有「乳酸」物質,它可與人體分泌的脂肪酸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天然殺菌劑,防止細菌侵襲,從而保護了皮膚。出汗也可清潔皮膚毛孔,因為皮膚分泌出的油脂,會堵塞毛孔,時間長了便會引起黑頭和粉刺。
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皮膚會變得明亮、光滑,這就是因為在夏天的時候會出汗的原因。也有不少女性朋友對出汗反感,認為汗液黏黏的,會讓臉上長痘。其實臉上有豆是因臉上的毛孔堵塞的原因,出汗反而有利於皮膚美容。
2、可以排出毒素
人體每天都會分泌大量的代謝物質,各種毒素也隨之產生。如果不能及時排出,便會疾患叢生。
我國古代名醫張子和曾經在其論述中說過「內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愈」,其中所說的「內毒外排」便是指人體的三大排泄系統:泌尿道、大腸、皮膚。其中皮膚所負責的任務便是出汗,通過出汗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與多餘的水分。
每個成年人全身上下有200萬~500萬個出汗孔,所以當體溫升高到一定溫度時,汗毛孔便會打開,就像是生活中開窗換氣一樣,這樣體內的毒素便會通過汗液排出體外,此時會將體內的有害物質殺死,以便給人體內部來一次大掃除,使人體內器官免遭毒素的侵害,也美化了肌膚,這就是為什麼當人體運動出汗後會感到神清氣爽的根本原因。
但在現實生活當中,或因工作繁忙,或因生活所累,或因消極懶惰,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很少進行體育鍛鍊,即使偶爾鍛鍊也根本達不到出汗的程度,體內毒素大量堆積,時間久了,人體便會經常出現易頭暈、易疲勞等亞健康狀態,而有效地鍛鍊和合理的去電氣石汗蒸房汗蒸是為了更有效地生活。
3、可以控制血壓
出汗可以排毒、美容、減肥等都早已被大眾所熟知,但卻鮮有人知曉它對高血壓的好處。其實道理很簡單,高血壓症是一種由於血管內徑變窄,單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現的一種「血壓高」現象,而體育鍛鍊卻正好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的速度,增加血管壁的彈性,從而便可有效地緩解血管的壓力,降低血壓的高度,而這一效果已被千千萬萬個高血壓患者所證實。
許多降壓藥有副作用,對胃的刺激性很大。尤其原來就有胃病的,長期吃降壓藥簡直就等於雪上加霜。因此有很多聰明的高血壓患者已經另闢蹊徑,堅持體育鍛鍊,保持每天最少出一次汗,很快血壓就會降下來,藥量最少可以減少一半,甚至有的可以不用再服藥。
4、有助促進消化
如果長時間不出汗,氣血運行便會減慢,這樣就會影響人體消化,從而導致人吃不香,進而人體內的神經活動也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便會導致人消化不良。
5、防止骨質疏鬆
不少人以為出汗會導致體內鈣質隨汗液流失,對此,專家指出,只有水溶性的維生素才會隨汗液流失,鈣雖然溶於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會隨著汗液排出。相反,出動汗有利於鈣質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質疏鬆。
6、增強記憶力
美國針對2萬中學生進行的一項長期教育實驗表明,主動運動流汗對學生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記憶力、專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7、減肥
肥胖不但有礙觀瞻,而且還是引起諸多疾病的十大罪魁禍首之一。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都與它有密切的關係。而在眾多的減肥方法中,體育鍛鍊無疑是佼佼者。當人體進行運動並達到一定強度時,脂肪便會燃燒轉化成熱量,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減肥的作用。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身體的變化:
虛則寒 → 寒則濕 → 濕則凝 → 凝則瘀 → 瘀則堵 → 堵則瘤 → 瘤則癌
萬病之源就是寒濕體質,請注意!
1、「虛」的感覺是怎麼樣?
「虛」的體質是覺「累,疲勞,犯困,沒有精神」等;體虛最大的二個原因就是我們生活習慣不好與工作壓力大而引起;比如一個人生活習慣經常晚上很晚睡覺,或者說睡眠不好,則第二天就容易疲勞;一個人的工作與生活壓力大,經常超負荷工作,經常很煩惱,情緒不好,就容易讓身體疲勞;而讓身體經常處於這種疲勞中,我們器官的機能就開始下降,我們體質就是這樣開始變"虛";
2、「寒」的感覺是怎麼樣?
「寒」的體質是感覺「怕冷,怕吹空調,晚上睡覺感冷」等;當一個體虛的人,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覺不注意蓋被子,經常吹空調,沖涼水澡,往往就容易讓我們體質受「寒」,特別現在女性平時穿衣少,更容易讓身體受「寒」;
3、"濕"氣的感覺怎麼樣?
當身體「寒」氣越來越重時,身體慢慢更容易進入「濕」氣,一個身體「濕」氣重的人,就像下雨天穿了一件淋過雨的衣服,感覺身體重與不舒服;
【特別注意】寒濕氣容易進入我們身體的5個主要通道是:
①肩頸部的「大椎穴」,
②前胸的"膻中穴",
③肚臍部位的「神闕穴」,
④腰部的「命門穴」,
⑤腳底的「湧泉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濕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們把一塊木頭放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方,這塊木頭很容易變質,發霉,長蘑菇等;我們女性的子宮,卵巢若長期放在這樣一個「寒濕」盆腔環境中,女性婦科就容易出現各種病變,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護好。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
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漆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症狀;「寒濕體質」是萬病之源,而體質"虛弱"的人,寒濕氣就更容易進入我們身體;所以當人體因各種原因感覺疲勞時,就可以通過排寒濕和補充陽氣及時恢復體力,不要讓身體器官在疲勞中變"虛";從而導致寒氣進入我們體內。中醫講:虛則補,寒者熱之;
4、"凝"的感覺怎麼樣?
當體內"寒濕氣"時間長了,就容易身體"凝"的現象;"凝"的意思是循環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身體不舒服;
5、"淤"的感覺怎麼樣?
"淤"的時間長易出現阻塞,身體易酸痛,麻木,脹痛,混身不舒服,還疏通過程中痧點全是黑,紫色的;
6、"阻塞"的感覺怎麼樣?
"阻塞"時間長了就容易生病,每個人生病不一樣;
7、"瘤"的感覺怎麼樣?
長"瘤"不可怕,怕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容易變異形成癌病;
8、"癌"的感覺怎麼樣?
是個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為避免風寒,請在日常生活中護住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等!
【最簡單的補血法】
晚上泡腳保留下不錯腳是陰血的大本營,三條陰經都彙集於此: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
一:晚上泡腳為什麼能補血
血虛、血淤→手腳冰涼、舌質黯淡、臉上有斑、心臟發緊、憋悶、喘不過氣→晚上泡腳—熱水中放紅花(味辛,性溫,歸肝經和心包經,破血、行血、和血、調血),活血化淤;疏通腎、肝、脾三條陰經。
二:泡腳的竅門
春天泡腳,開陽固脫;
夏天泡腳,祛濕除熱;
秋天泡腳,清腸潤肺;
冬天泡腳,丹田暖和。
水中放鹽→便秘→還可以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水中放醋→腳臭→祛除腳臭、防治腳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風濕。
水中放生薑、陳皮、薄荷→脾胃虛→暖脾胃,祛濕邪。
水中放花椒→除臭祛濕、利氣行水、扶助陽氣。
水中放白芍、益母草、當歸→痛經→痛經一般是體寒或氣滯血瘀引起,白芍除陰氣、祛腹痛、通順血脈;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調經;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還可以使皮膚白皙紅潤,改善手腳冰涼的問題。
水中放乾薑→風濕骨痛、怕冷怕涼→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水中放黃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糖尿病(陰虛所致)→花椒祛濕;黃芪補氣固表;透骨草可以幫助藥物透過皮膚深入肌體,發揮藥力。
泡腳四忌諱:
一忌剛吃飯或空腹後泡腳。應飯後半小時後。
二忌水溫過高。應40-50度。
三忌時間過長。應20分左右,微微出汗既可。
四忌自作主張,亂放中藥。
【泡腳禁忌】
經期或妊娠期婦女;有出血症狀的病人不可泡腳。
【泡腳時】
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腎寒;
上身發熱,下半身不出汗→氣虛。
膀胱經拔火罐,刮痧,推拿都可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