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島作者袁琛皓,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患者常會感到胸部疼痛,有時為壓迫感,緊縮感,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該病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及常規的內科治療。冠心病患者常需終身服藥,大多患者每年都會去醫院住院治療,是醫院的常客,每天都要吃藥,病情依然時輕時重,極大地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感,所以很多患者選擇了手術治療(即咱們老百姓所說的放支架),但是術後有很多人還是會出現冠狀動脈再狹窄,導致病情的反覆。那如何找到一個既經濟有效又使用方便沒有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呢?這就需要藉助咱們祖國傳統中醫藥的力量了。
冠心病屬於中醫「胸痹」範疇,中醫認為冠心病多由寒凝、血瘀、氣滯、痰濁引起。冠心病患者在冬季症狀較重,夏季較輕,這符合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對其病機「陽微陰弦」的概括。中醫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在夏天通過穴位貼敷藥物治療冠心病取得了良好了效果。穴位貼敷是一種內病外治的方法,穴位貼敷療法最早記載於漢代《五千二病方》,書中有「以芥印其中顛」的記載,即用茶子泥貼敷於百會穴來治療疾病。清代名醫吳師機將中醫外治法發展到新的高度,在其外治法專著在《理瀹駢文》曾提出:「凡病多從外入,故醫有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穴位貼敷藥物,既可以發揮經絡腧穴的作用,又可以發揮中藥藥效,同時藉助夏季陽氣旺盛的特點,多管齊下,可以明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狀並能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下面為大家介紹我們總結的穴位貼敷的中藥及穴位。中藥處方:川芎20克,丹參20克,冰片10克,麝香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細辛6克,檀香10克,紅花20克,三七10克。麝香比較昂貴,可以用人工麝香替代。
上方研磨成粉,用穴位貼(藥店和網上都有賣的)將其貼在膻中、心俞二穴,保留24小時,每周貼藥兩次,4周為一療程。
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中點處。
兩肩胛骨下角連線的中點是第7胸椎棘突,找到這個突起,再向上推2個棘突,就是第5胸椎棘突,旁邊2個橫指處,按壓有酸脹感的部位就是心俞穴。
此方是我收集前輩們的73首穴位貼敷方劑[1-4],並運用中醫傳承輔助平台中的規則分析、複雜系統熵聚類等統計學方法總結而成,可供大家臨床使用。
使用穴位貼敷治療冠心病後,雖然不能徹底治癒冠心病,但可以緩解患者的症狀,減少胸痛發作次數,減少西藥的服用量及住院次數,提高生存質量,而且使用簡便,沒有任何副作用,大家不妨為自家的冠心病患者試上一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