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吃水果都是吃的果肉果核多半扔掉了
其實親們不知道
有些果核可是治病的千金良藥!
【果核的治病功效】
1、枇杷核止痛
橘黃色的枇杷是許多人的最愛,它的果肉甜美異常,可以給人以絕佳的體驗。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枇杷核還是一種具有多種藥用價值的傳統中藥材。
《本草再新》中就有關於它的記載:入腎經、治疝氣、消水腫。枇杷核中含有多種非常稀少的元素,如胺基酸、脂肪酸等,這些元素在進入人體之後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抗癌效果。
2、荔枝核驅寒氣
荔枝核製成中藥,味甘、性溫、歸肝胃二經,製成藥物以後可以幫助人體驅散體內的寒氣,而且還能用來治療疝氣、腹痛等疾病。
此外還可以將其研磨成粉末,用酒進行調服,對於胃痛有著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
3、榴槤核補腎健脾
榴槤核有著相當不錯的藥用價值,具有補腎健脾的作用。在很久之前就有人用榴槤核煲湯了。
榴槤核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以及維生素C等,維持上皮細胞組織健康還有正常視力,以及促進生長發育;同時,榴槤核還可以增加對傳染病的一些抵抗力。
【其它果核的功效與作用】
1、櫻桃核:行氣止痛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肺經。
【功效】解表透疹、行氣止痛,用於麻疹初起疹出不暢、疝氣疼痛等症。
【用法】用櫻桃核30克,水煎服可治療疝氣、睪丸腫痛。
2、橄欖核:行氣止痛
【性味歸經】味甘、澀,性溫,歸肝、胃、大腸經。
【功效】行氣止痛,用於治療胃痛、疝氣、腸風下血等症。
【用法】橄欖核煅燒存性,研末後用麻油調塗,可治凍瘡。
3、橘核:行氣散結止痛
【性味歸經】味苦,性平,歸肝經。
【功效】行氣散結、止痛,用於治療疝氣、睪丸腫痛、腫塊等症。
【用法】橘核30克研細末沖服可治療乳腺增生、乳腺硬結;橘核研細末酒調外敷可治療乳腺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