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風是尿酸代謝異常所引起的全身疾病,
主要表現反覆發作的關節炎,
但其危害在於尿酸鹽在心臟、
腎臟及全身血管沉積而引起這些器官的損害。
據權威資料統計痛風病人平均壽命也比正常人短10-20年,
應引起警惕和關注.
痛風病是十大頑疾之首,
但並非可怕,
關鍵在於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
並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保養,
就完全可以享受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原發性痛風目前西醫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所以不能治癒。

痛風經過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可以臨床治癒不復發,
或少復發,
較好地控制痛風的發生,
發展,
防止痛風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目前中醫理論,
一般認為痛風屬於「痹症」範疇。
風、寒、濕邪氣為病因,
病位在經脈,
毒邪入侵與寒濕相結化熱、
蘊熱成痰,
導致血運失常,
聚於肌膚腠理而成毒,
猝然紅腫、熱、痛而作,
其走注關節,
痛熱甚劇,
若如虎咬,
觸不可摸,
故有白虎歷節之稱。
痛風歸為內傷疾病較為恰當,
我認為脾腎功能損傷,
導致機體水液代謝障礙是痛風的根本原因,
脾失健運,
水液聚集成痰,
腎主水藏精,
當腎臟受損時,
腎主水功能障礙,
水濕內停,
當然心、肺、肝對水液代謝也有關係。

當脾腎等臟腑功能異常時,
水液就不能正常代謝,
在體內形成病理性水濕痰濁,
流注關節,
阻塞氣血運行,
郁而化熱,
形成關節紅腫熱痛,
濕邪重濁易侵下位,
所以痛風多為發生於足部關節。
當這些濕濁有形之邪流注心、腎、脾、
經絡是就會阻滯氣機,
形成這些器官損害。

所以痛風性關節炎僅是痛風病的局部表現,
痛風的治療重點在於恢復脾腎異常的水液代謝功能,
而不僅是對標——關節炎症的治療。

一定要認清痛風的本質,里寒濕,脾腎功能受損,多受寒而發,遇熱緩解。



吃早餐遇到一位85歲老太婆,
她跟我分享她兒子也是有痛風,
後來印尼老闆介紹他用姜花(叻沙花)煲水喝,

用4乾淨拔成一片片,

用電子沙煲6碗水煲成4碗,

連喝三天立刻見效。

因不懂姜花是什麼模樣,

老太婆特別帶我去巴剎找,
今天出門遇貴人。
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0628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