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齒是我們身體最堅固的部位,也是我們每天攝取食物的重要工具,所以有一口好牙不僅可以提升自身顏值,而且也方便我們咀嚼食物,從而方便身體吸收營養。但是不少人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牙齒問題,但是卻從來不重視牙齒健康,一旦牙齒出了問題,那麼牙齒的疼痛感一定會讓你難以忘記。其實牙齒之所以會出現問題還是與生活中不良的習慣導致的,有的事情牙醫是從來不會做的,因為會對牙齒造成傷害,那麼這些事情是什麼呢?
近日,美國《預防》雜誌邀請多名牙科專家總結「牙醫從不做的13件事」,就這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也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那麼,我們應該要注意些什麼呢? 大家不妨對照看一下。
把牙齒當工具

美國牙科專家喬納森•舒瓦茨博士表示,把牙齒作為開瓶器開啤酒,當成剪刀撕開塑料袋,或當成其他工具使用,都會大大增加牙齒斷裂、牙根損傷、慢性下頜疼痛等風險。
牙刷亂放

舒瓦茨博士表示,將自己的牙刷和家人的牙刷放在一起,很容易發生不同牙刷細菌交叉傳染。另外,把牙刷放在衛生間會導致沖馬桶時細菌通過空氣污染牙刷。
吃太多高糖食物

蛋糕、餅乾等高糖食物會讓口腔中的細菌激增,導致蛀牙。為防止牙齒受到腐蝕,吃完高糖食物後最好漱口或刷牙。
長時間含著糖果

美國加州牙科專家阿萊克斯•沙里弗安博士表示,長時間含著糖果會讓口腔和舌頭變色,導致牙齒永久性著色,並且長時間高糖的環境也會增加蛀牙風險。
喝完紅酒不漱口

美國紐約牙科專家格萊格•里圖奇博士表示,紅酒中的酸性物質可軟化牙齒琺琅質,導致牙齒變黃。其中單寧甚至可殘留於牙釉質細小裂縫中,進而聚集細菌,導致齲齒。
刷牙太用力

刷牙用力過猛不僅會導致牙齦過敏,而且損害牙釉質,增加齲齒風險。如果刷牙愛使勁,最好選擇軟毛牙刷。
睡前不刷牙

除了早上刷牙之外,晚上睡覺前刷牙更重要,因為這能更有效地防止牙菌斑的形成。
不定期洗牙看牙

牙科專家建議,每6個月洗一次牙,至少1年看一次牙醫。然而,很多人會拖到兩年甚至三年。拖延過程中,口腔中的小問題也會逐漸變成蛀牙等嚴重問題,並且導致治療時間更長,治療成本也更大。
使用漱口水後不漱口

美國加州牙科醫生卡洛琳•加扎爾博士表示,漱口水的確有助於殺滅刷牙無法清除的細菌,但是漱口水往往含有酒精,酒精揮發容易導致口腔乾燥,進而導致牙齒損傷。因此,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之後最好別忘記再用清水漱漱口。
不吃口香糖

舒瓦茨博士表示,唾液堪稱「最佳護牙利器」,因為唾液中所含的多種關鍵化學物質有助於保護牙釉質。因此,任何可增加唾液分泌的方法都有益保護牙齒。飯後嚼無糖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即可除口臭,又可防齲齒。
拒絕自來水

里圖奇博士表示,日常自來水對牙齒具有保護作用,因為其中的氟化物可堅固牙齒,並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牙傷修復。
咀嚼硬物

里圖奇博士表示,使勁咀嚼沒有充分烤爆的硬爆米花等硬物容易破壞牙齒填充物,甚至導致牙齒破裂。
咀嚼冰塊

舒瓦茨博士表示,過冷的刺激會傷害牙齒,減少牙的壽命。這樣做還會刺激到牙齒內部軟組織,引起牙痛。

刷牙的正確方法 揭露刷牙常見錯誤
刷牙的正確方法 揭露刷牙常見錯誤。刷了這麼多年的牙,你刷對了嗎?其實,有很多人都犯了刷牙常見的錯誤,看看有哪些問題,你有犯嗎?
如果牙刷是濕的,擠上牙膏後,就容易起泡沫,嘴裡有了太多的泡沫,人就感到已經刷了很長時間的牙,認為可以結束了,而這時牙齒還未真正被刷乾淨。
正確方法:牙刷不蘸水,擠上牙膏慢慢刷,漸漸出些細微的泡沫,牙膏的清潔成分才能被發揮到最大。
【6個常見刷牙錯誤:】
錯誤1:冷水刷牙

冷水會導致牙本質敏感的人牙齒酸痛,而且不利於牙膏內的有效物質發揮活性。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和氟化物,實驗室研究發現,這些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最佳溫度是37℃左右。
錯誤2:刷牙太使勁

刷牙的時候力量太大,可能傷害牙齒。
錯誤3:橫著刷牙

調查顯示,超過90%的人採用橫向刷牙的形式,這對牙釉質是一種物理磨損。
橫向刷牙一方面無法清除掉牙齒縫隙里的垃圾,同時還可能導致牙齒根部楔形缺損、牙齦損傷、牙本質敏感等問題。
錯誤4:刷牙時間太短

很多人以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殘渣。但其實刷牙的目的是消滅牙菌斑。
牙菌斑是一種附著在牙齒表面和牙齦縫隙里的無色細菌,是導致齲齒和牙齦炎症的禍首。
據統計國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時間為59秒,這個時間對完全徹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夠的。
錯誤5:起床就刷牙

98%的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後吃早餐。這樣的結果是,牙膏里的有效護齒成分並沒有太多機會留在牙齒上,而是隨著早餐吃到了肚子裡。
錯誤6:牙刷個兒太大

每個人的牙齒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內執行任務會不夠靈活,牙刷太小,又無法完成大面積的口腔清潔工作。多試試幾款牙刷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唷!!
正確刷牙方式:
最科學有效的刷牙方法 —— 巴氏刷牙法
目前國際公認有效的刷牙方法是巴氏(Bass)刷牙法又稱齦溝清掃法或水平顫動法。
是由美國牙科協會推薦的一種有效去除齦緣附近及齦溝內菌斑的方法。
知道嗎? 不正確的刷牙方法會引起牙根萎縮、牙齒楔狀缺損、齲齒等牙科疫病!
你是用巴氏(Bass)刷牙法刷牙嗎?如果不是,建議馬上跟著本文學習下巴氏(Bass)刷牙法, 有效清潔牙齒和齦溝,清除牙菌斑,阻止牙結石形成,防治牙周病。
巴氏刷牙法:又稱齦溝清掃法或水平顫動法。 選擇軟毛牙刷,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頜牙向上,下頜牙向下),按牙齦-牙交界區,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於齦緣上,並儘可能伸入鄰間隙內,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後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10次。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1mm,每次刷2~3個牙。在將牙刷移到下一組牙時,注意重疊放置前牙舌齶側如牙弓狹窄可將牙刷垂直,壓刷毛進入齦溝及鄰間隙約45°角,對著牙長軸作短顫動。頜面的刷牙動作是將刷毛緊壓頜面,使毛端深入點隙,作前後牙方向的顫動。
Bass 刷牙法 刷牙要領
一、刷牙頸部齦緣
(1)手持刷柄,將刷頭置於牙頸部,刷毛與牙長軸呈45°角,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頜牙向上,下頜牙向下),輕微加壓,使刷毛部分進入齦溝,部分至於齦緣上。
(2)以2~3顆牙為一組,以短距離(約2mm)水平顫動牙刷4~6次。然後將牙刷向牙冠方向轉動,拂刷唇舌(齶)面。注意動作要輕柔。
(3)將牙刷移至下一組2~3顆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放置要有1~2顆牙的位置重疊。
(4)刷上前牙舌(齶)面時將刷頭豎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觸齦緣或進入齦溝,做上下提拉顫動,自上而下拂刷,不做來回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時,自下而上拂刷。
2.刷頰舌(齶)面 採用拂刷方法,在(2)和(3)步驟間進行以保持刷牙動作連貫,要依順序刷到上下頜牙弓唇舌(齶)面的每個部位,不要有遺漏。
3.刷咬合面 手持刷柄,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做前後來回刷,注意上下左右區段都必須刷到。
二.、刷牙時間及次數
為了保證每個牙面都有足夠的拂刷時間,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三分鐘。為了控制牙菌斑,保持口腔衛生與口氣清新,至少每天早晚刷牙一次。
牙刷儘量選擇小頭軟毛的,這樣所有牙齒都能刷到位,而且不容易磨耗牙齒和損傷牙齦。
動畫圖片
總結:要保有一口好牙,記得按時刷牙喔!!刷對方法才能有效抵抗牙周病的困擾,切記刷牙要刷三分鐘,溫柔的刷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