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吃雞蛋 等於吃「炸彈」!

雞蛋是天然食物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但是你知道嗎?用錯誤的方法吃雞蛋,這麼好的營養品就會變成「有害品」!

生吃雞蛋

生吃雞蛋很可能會把雞蛋中含有的細菌(例如大腸桿菌)吃進肚子去,造成腸胃不適並引起腹瀉。並且雞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溫加熱破壞,否則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症狀。

隔夜雞蛋

半生熟的雞蛋,在隔夜了之後吃卻不行!雞蛋如果沒有完全熟透,在保存不當的情形下容易滋生細菌,如造成腸胃不適、脹氣等情形。同時,有的人認為雞蛋煮越久越好,這也是錯誤的。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

過量食用雞蛋

「雞蛋大家當然會吃,可是誤區不少。比如,有些人認為生吃雞蛋可以獲得最佳營養,其實生的雞蛋中的蛋白質難以被人體吸收。雞蛋的吃法有很多種,但不正確的吃法對我們的健康有著不良影響,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儘量避免以下誤區。 雞蛋的錯誤吃法 ✖ 錯誤吃法1:雞蛋+豆漿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里煮,也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 正確吃法:雞蛋富含蛋白質,是人體補充蛋白質很好的來源,但它是屬於動物性蛋白質,根據蛋白質互補原理應該和植物性蛋白質搭配,如:大豆,木耳,菌菇類等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一起食用。

✖ 錯誤吃法2:雞蛋+糖 很多雞蛋食譜里都離不開一種調味料:糖。比如蛋糕、雙皮奶、鮮奶燉蛋、腐竹雞蛋湯水、番茄炒蛋……其實,雞蛋與糖一起烹飪,二者之間會因高溫作用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了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成分。值得注意的是,糖基賴氨酸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後會造成危害。 ✔ 正確吃法:如需在雞蛋中加糖,儘可能等稍涼後放入攪拌,味道不減。

✖ 錯誤吃法3:煎荷包蛋和茶葉蛋 煎雞蛋時,邊緣會被烤焦,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胺基酸,這種胺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致癌的化學物質。此外,茶葉蛋也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 正確吃法: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0453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