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慣早上燒開水嗎?
一早上的水,其實是最不適合飲用的水質唷!
必看!【開水這樣煮才對!~ 】
【何時煮開水最好?】
晚上可先將自來水靜置,隔天早上再煮!
或是於晚上煮開水。
【開水煮沸後的2個小動作!】
開水煮沸後,再開蓋煮3~5分鐘:
可以讓三鹵甲烷揮發成氣體。
打開抽油煙機:
人千萬不要站在旁邊,才不會吸入不好的物質。
【早上的水質 → 最多污染物!】
水管在停止流動一個晚上之後,
很容易累積髒污,以及殘留的金屬污染物,
所以「一早的水千萬不要喝唷!」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人可一日無食,但不可一日無水。
喝自己燒的開水健康又環保,這個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不過,燒開水也有方法,做錯的話,不僅會到來健康隱患,還可能致癌。
江湖之水在送入自來水廠後,需經過氯化處理,以清除微生物等雜質。但在利用氯消毒的過程中,次氯酸鹽與腐質酸反應通常會生成如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等三鹵甲烷物質,而三鹵甲烷則是其中主要的一種早已被證實具有緻癌性。 其它的附屬產物還有四氯化碳。
而四氯化碳亦是公認的有毒物質。這些有害物質的含量和水沸騰持續時間長短相關。
自來水煮沸 開蓋再煮3到5分鐘
燒水壺的笛子一響起,家庭主婦奔至爐台前,如果立即把火關掉,就會使那些有害物質保留在燒開的水中。
自來水原水中含有腐植酸等三鹵甲烷的前驅物,在煮開水的過程中會反應生成三鹵甲烷,並在水剛煮沸時達到最高點。
此時需要打開燒水壺蓋子,讓水再繼續煮沸3-5分鐘,總的三鹵甲烷的濃度就會迅速降至十分之一以下,才成為安全的飲用水。
燒開水時保持室內通風
另一方面,自來水中含有氯,水沒有達到沸點,氯並不會揮發到空氣中,對人體沒有危害。
燒水時,隨著溫度升高,三鹵甲烷會蒸發到空氣中,有腎臟科主治醫師認為,三鹵甲烷的分子較大,喝進肚子後,被腸道吸收的機會很低;但當水煮滾之後,三鹵甲烷會變成氣體,隨著水蒸氣逸散在空氣中,容易被肺部吸收。
針對喝進三鹵甲烷、還是吸入三鹵甲烷的風險問題,在家中通風良好的地方燒開水、煮湯、煮粥,是最佳選擇。且一定要打開抽油煙機以保持廚房通風,水燒開後3-5分鐘就要立即關火。尤其,在大雨過後,自來水中的氯會更多一些,所以燒水時更應注意通風問題。
此外,醫生還表示,不僅過度沸騰開水有三鹵甲烷風險,淋浴也一樣,在密閉的淋浴間洗澡太長時間,也可能不知不覺吸入三鹵甲烷。
最好喝現燒的水
最理想的飲用水是鮮活水。科學研究發現,水的衰老速度很快。水分子呈鏈狀結構,水如果不經常受到強烈撞擊,也就是說水不經常處於運動狀態,而是靜止狀態時,這種鏈狀結構就會不斷擴大和延伸,變成老化水,俗稱「死水」。
常飲用這種水,對未成年人來說,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身體生長發育;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老;許多地方食道癌、胃癌發病率日益增高,據醫學家們研究,可能與長期飲用老化水有關。有關資料表明,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質也隨著水貯存時間增加而增加。
研究表明,剛被提取的、處於經常運動、撞擊狀態的深井水,每升僅含亞硝酸鹽0.017毫克。但在室溫下儲存3天,就會上升到0.914毫克。原來不含亞硝酸鹽的水,在室溫下存放一天 ,每升水也會產生亞硝酸鹽0.0004毫克,20天後則高達0.73毫克,而亞硝酸鹽可轉變為致癌物亞硝胺。
所以專家表示,對桶裝水想用則用,不用則長期存放,這種飲水習慣對健康無益。
水不要反覆燒
水燒了又燒,使水分再次蒸發,亞硝酸鹽會升高,常喝這種水,亞硝酸鹽會在體內積聚,引起中毒。(fotolia)
用電水壺燒水,第一次燒開後,沒喝完。下次想泡茶或咖啡,直接摁下燒水鍵再加熱一次,很省事,又不浪費水。但如果這個動作重複多次,就會有健康隱患。
因為水燒了又燒,使水分再次蒸發,亞硝酸鹽會升高,常喝這種水,亞硝酸鹽會在體內積聚,引起中毒。長時間沸騰的水,也是類似情況。
總之,看似簡單的每天燒開水動作,也蘊藏著很多學問,爲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盡量採取正確的方法燒開水和飲水,才是好的養生之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