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什麼是偏頭痛 神經性頭痛?偏頭痛治療藥品有哪些?預防及飲食護理事項
什麼是偏頭痛 神經性頭痛?偏頭痛治療藥品有哪些?預防及飲食護理事項
一、什麼是偏頭痛
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是最常見和最重要的為血管性頭痛,呈現與脈搏一致的搏動性痛或脹痛。低頭、受熱、用力、咳嗽等均可使頭痛加重。檢查可見顳動脈隆起,搏動增強,壓迫後頭痛可減輕。常在青春期發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因勞累、情緒因素、經期等誘發。
二、偏頭痛病因病理
偏頭痛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清楚,自從1938年Wolff提出偏頭痛發作的血管性假說後,一直統治著醫學界數十年,此學說雖然沒有被有力實驗證實,但也未被推翻。但自人們能測定腦的局部血流量以來,動搖了對血管源性假說的信服,又重新估價了以前提出的神經源性假說,並得到了普遍的支持。
(1)血管源性假說:
Wolff是第一個對偏頭痛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臨床和實驗研究的人。他得到的結論是,頭痛發作前顱內動脈收縮,產生皮層缺血,出現視覺障礙等先兆症狀,接著頸外動脈系統擴張,而產生頭痛發作,組織內的血管周圍的血管活性多肽和刺激性的無菌性炎症使頭痛加劇。支持血管源性假說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臨床上偏頭痛的疼痛性質是搏動性和跳動性的;疼痛部位的多樣性,疼痛位置與三叉神經的解剖學分布不一致,而與頸外動脈在面部和頭部的分支相吻合,說明了疼痛是血管源性的。
壓迫頸動脈,可使偏頭痛發作暫時得到緩解。
應用α-腎上腺能阻斷劑(如麥角胺)使疼痛緩解,使用血管擴張劑(如酒精、亞硝酸鹽等)使其頭痛症狀惡化。
血管源性假說不可解釋的現象:
①普通偏頭痛:用Wolff的典型偏頭痛假說難以解釋普通偏頭痛。後者並非以大腦局灶性症狀起病,偶爾以不明顯的一般感覺症狀起病,如疲勞、打呵欠及情緒不穩等。許多學者研究報道普通偏頭痛發作時腦血流量增加並持續到發病後48小時。但腦血流量的增加是適度的,發作初期未見局灶性低灌流現象。
②典型偏頭痛:初期的腦血流量(rCBF)測定技術使Wolff的經典假說獲得支持,發現典型偏頭痛先兆期rCBF減少,基本上部位與症狀一致。但隨著高度空間分辨力設備的應用,對大量患者的反覆測定,其結果就不同了,典型偏頭痛發作時rCBF的斷層測定表明枕葉血流量減少,也可累及腦的較前部分,血流異常僅限於大腦皮層,而腦深部結構血流正常。此外,先兆症狀消失後灌流不足仍持續數小時,持續至發作期。晚期出現延遲性灌流過度(反應性充血) 。灌流過度與頭痛之間似乎無關。有更多的證據否定大腦動脈痙攣假說。
(2)神經源性假說:
該學說一百多年前由Liveing提出,近年來很多人在臨床上支持神經源觀點,並提出偏頭痛是原發性神經源性紊亂伴有繼發性血管運動改變的假說。概括起來可以從三個方面論述:
①偏頭痛發作階段,其全部症狀均由腦產生,如前期症狀的行為改變、心境變化、食物癖等。頭痛期病人有些是跳動性疼痛,其餘則是恆定性頭痛。即使是跳動性疼痛也不是原發於血管,頭痛期的神經症狀包括羞明、音響恐怖、全身性興奮、對震動和嗅覺過敏、注意力喪失、失眠、打呵欠、體溫不穩定等,這些都不是顱外血管擴張引起的症狀。症狀恢復期中的心境和精神變化、呵欠和疲勞都是神經源性的。
②偏頭痛的促發因素:精神刺激、飢餓、睡眠太多或太少、女性的經期、感覺器官的刺激等誘發偏頭痛發作的因素都是與神經系統有關聯的。
③通過對腦電圖、腦血流量及腦代謝的研究發現,可以有力地支持神經源學說
三、偏頭痛症狀
前驅症狀:在偏頭痛發作前一天或數天,有些病人會有一些異常現象,如怕光、怕吵、情緒不穩定、睏倦,有關水腫等。
先兆症狀:主要是視覺症狀,如眼前閃光、冒金星、水波紋、城垛形、視野缺損等,持續約20~30分鐘。有少許病人只有先兆而不頭痛。
頭痛症狀:在先兆症狀消失後出現劇烈頭痛,位於一側,呈搏動感、燒灼感,逐漸蔓及全頭部,伴噁心、嘔吐、畏光、畏聲、持續4~72小時。病人願意在黑屋子內休息,如能睡一覺大多數病人能緩解。
後遺症狀:發作中止後,病人感到疲勞、無力、食慾差,但1~2天後就好轉
四、偏頭痛診斷檢查
1.腦電圖檢查:
一般認為,偏頭痛病人無論是在發作期或間歇期,腦電圖的異常發生率皆比正常對照組高,但是,偏頭痛病人的腦電圖改變不具有特異性,因為它可有正常波形。普通性慢波、棘波放電、局灶性棘波、類波以及對過度通氣、閃光刺激有異常反應等各種波形。小兒偏頭痛腦電圖的異常率較高,達9%~70%不等,可出現棘波、陣發性慢波、快波活動及瀰漫性慢波。
2.腦血流圖檢查:
病人在發作期和間歇期腦血流圖的主要變化是兩側波幅不對稱,一側偏高或一側偏低。
3.腦血管造影檢查:
原則上偏頭痛病人不需進行腦血管造影,只有在嚴重的頭痛發作,高度懷疑是否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才進行腦血管造影,以期除外有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疾患。無疑,偏頭痛病人腦血管造影絕大多數是正常的。
4.腦脊液檢查:
偏頭痛病人腦脊液的常規檢查通常是正常的,一般情況下腦脊液的淋巴細胞可增高。
5.免疫學檢查:
一般認為偏頭痛病人的免疫球蛋白IgG、IgA、C3及E花環形成可較正常人偏高。
6.血小板機能檢查:
偏頭痛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性可升高
五、偏頭痛治療方法
作為一種常見病,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對偏頭痛進行描述。2500年前由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命名為偏頭痛一直沿用至今。偏頭痛屬於祖國醫學的「偏頭風」。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又為髓海所在。古六淫之邪外襲或臟腑陰陽失調,均可導致氣血逆亂,瘀阻經絡久則腦失所養而發偏頭痛。
現代藥理與臨床研究表明:治療偏頭痛宜採用桃仁、川芎、紅花、當歸、柴胡、生地、牛膝等藥物。這些藥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尤以川芎具有善治少陰經、闕陰經頭痛,當歸、生地、桃仁、牛膝、柴胡能夠降低血粘度,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抑制大腦皮層及調節血管舒縮功能,起到穩定情緒,調節失眠,即刻達到解除頭痛,標本兼治的作用。
六、治療產品(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0363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