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眾多,名字都很相近,極易弄混淆。要怎樣才能記住並且不死記硬背還能不忘記?
我的心得是,一定要理解著記。如何叫理解著記?就是要明白這個藥的主要作用機制,說到機制你可別被嚇跑了,這裡的機制只是簡單的幫助理解藥物作用加深記憶。
試想,來龍去脈都清楚了,想忘應該都挺難的吧!
眾多藥物,3 張圖容納
且看這 3 張圖,二三十種藥都容納了。
你或許會說,看到這 3 大張圖頭都大了,還是記不住。莫慌,請大致瀏覽這 3 張圖表,圖表後面我會給你一些 tips,我按照這個方法 10 分鐘就記住了這些藥而且一直忘不了。
圖表 1:
圖表 2:
圖表 3:
巧記靠理解,不混淆靠聯繫
看到上面 3 張圖表了吧,希望你沒有被眾多藥名嚇跑。好了,來說說如何快速記住。
1. 看最左列分類,理解後將 12 類變成 5 類。
記憶的時候,首先將 12 類再歸類:(1)雙胍類(2)促胰島素分泌的:磺脲類、格列奈類、DPP-4 抑制劑和 GLP-1 受體激動劑(3)抑制吸收阻斷重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和 SGLT 抑制劑(4)胰島素(5)其他:噻唑烷二酮類、膽汁酸螯合劑、多巴胺 -2 激動劑。
2. 理清 12 類重新歸類 5 大類的原因。
磺脲類是直接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名帶格列),格列奈類是除了磺脲類唯一一類直接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名帶格列奈)。
GLP-1 受體激動劑(藥名末尾帶肽,唯一記得與普蘭林肽分開即可)可以激動 GLP-1,於是促進胰島素分泌,而 DPP-4 參與 GLP-1 降解,所以抑制 DPP-4(藥名帶列汀)可以增加 GLP-1 水平而促進胰島素分泌。請理清上下游關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抑制小腸對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SGLT 是鈉 - 葡萄糖協同蛋白轉運體,抑制其時可阻斷腎小管近端對葡萄糖重吸收(都是新藥後綴帶 liflozin)。所以這兩類都是從阻遏吸收角度出發的藥。
其他裡面的噻唑烷二酮類名字都有列酮,溴隱亭和 XX 列酮都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3. 記住特別的,加深印象,交叉避免混淆。
(1)低血糖風險較高的是磺脲類和格列奈類,不難記,因為都是直接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而 DPP-4 抑制劑、GLP-1 受體激動劑都是間接的。
(2)3 個圖表自上而下,價格基本是遞增的(注意,是基本)。
(3)糖尿病與肥胖密切相關,記住可致體重增加的:磺脲類、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
(4)現在指南特別推薦的是二甲雙胍,其實很看好的還有 SGLT-2 抑制劑。不難理解,這些藥物安全性都很好。
SGLT-2 抑制劑由於不影響胰島素分泌不參與血糖調節過程,只是阻斷重吸收葡萄糖,說白了是增加尿中排出的糖,所以缺點也好理解:容易引起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微生物還是喜歡營養豐富的環境的。
(5)對葡萄糖耐量受損(IGT)的,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優先考慮。
(6)根據服用時間大致區別下,需要餐時服用的有:二甲雙胍、格列奈類、阿卡波糖;餐前服用的有:磺脲類、DPP-4 抑制劑。
(7)阿卡波糖單用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但若與磺脲類、胰島素何用則可能導致低血糖。要特別注意的是此時必須用葡萄糖來糾正而不能口服蔗糖。
復合糖降解及吸收都遲緩,而阿卡波糖可抑制蔗糖吸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