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經絡就像線路,臟腑就像燈泡,穴位就是連接線路與燈泡的開關,它影響著身體的氣血運行與能量流通。
如果我們能夠長期正確刺激穴位,就能輕鬆地防治一些慢性病。
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庫,經常拍打穴位。儘量用人體大藥庫自己的「藥」,減少對藥的依賴,使人體陰陽平衡。
中醫研發降三高保健操
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穴位分布、經絡走向,將人體50個主要穴位與健身操有機結合在一起,研發了一套「永新穴位保健操」
它集降三高、養生、健身於一體,長期堅持既可緩解三高患者的病情,也可在人體保健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功效。
永新穴位健康操基本動作與功效
1.對擊十宣穴
十宣穴位於十個手指尖端,左右共10個。屬於奇穴。常用於中風、中暑出現昏迷時的急救。
刺激這個穴位可以起到降壓、預防眩暈的作用。
【取穴方法】
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左右共10個穴位。
功效
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疾病。
如頸項強痛、角弓反張等症。督脈督一身之陽氣,只要是陽氣衰弱都可以在督脈上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
2.十指交叉相對
這個動作刺激到的是位於我們手指指縫的八邪穴,疏通局部氣血,預防各種致病因素入侵身體。
【取穴方法】
在手指背側,微握拳,第一~五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1]處,左右共8個穴位。
功效
主治煩熱,目痛,頭痛,項強,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傷,手臂紅腫等。
3.撞擊虎口
刺激合谷穴,藉此不僅能調節血糖,對緩解牙痛、暈車也有明顯療效。
【取穴方法】
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
功效
主治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等。
4.對擊大魚際
小魚際
刺激我們的大小魚際、太淵等肺經穴位,有強心作用,針對心悸、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取穴方法】
▲對擊大魚際
▲對擊小魚際
手掌內、外側緣由一組肌群構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側稱「大魚際」,另一側稱「小魚際」。
功效
大魚際與呼吸器官關係密切,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而且對咽痛、 打噴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小魚際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發熱,及扁桃體炎,小兒營養不良等。
5、敲打後溪穴(換手)
這個動作刺激的是後溪、前谷、腕骨等小腸經穴位,對於改善下焦、緩解消渴症狀、降低血糖均有良好療效。
【取穴方法】
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功效
道家醫學裡是非常注重後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脈上去,屬於八脈交匯穴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穴位。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旺,則全身旺。
這套降三高保健操只要長期堅持,就能有效預防三高,對三高患者的病情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而且這套操簡單易學,每天只要堅持幾分鐘,擁有健康的身體不是夢,先收藏再練習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