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裡有句俗話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吃水果固然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但這句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項愚人節特別研究就對蘋果和看病的關係進行了一本正經地考察。
蘋果真有那麼神奇嗎?
在說到JAMA的研究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蘋果是不是真那麼神奇。其實經過各種營養成分的分析,蘋果裡含有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他水果都有。除了甜的滋味和爽脆口感,蘋果在營養成分上並不比其他水果出色。
有很多打著「養生」旗號的文章會對蘋果的所謂「功效」進行大肆吹捧,不明真相的讀者也許就這樣進了「坑」。其實,不必限定水果的種類,每天多吃點蔬菜和水果,就能攝入足夠的營養量了。
不同的100%水果汁中含有的礦物質,這裡只是暫列幾種來給大家有一個對照。
專業期刊揭秘:蘋果不會讓你少看醫生
為了調查吃蘋果習慣和看醫生頻率的關係,來自達特茅斯衛生政策和臨床實踐研究所的幾位研究者採用了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資料庫中的數據。
這一調查詳細記錄了受訪者的各種日常飲食習慣數據。研究者們選取了2007~2010年參與NHANES調查的18歲以上成年人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飲食問卷的結果,他們評估了受訪者平日的蘋果攝入量,並將他們分為了「 常吃蘋果者 」(每日平均吃149克以上,相當於一個小個蘋果的量)和「 不常吃蘋果者 」(每天平均攝入量不到一個蘋果)兩組,分析的總樣本量達到了八千餘人。
接下來,為了驗證蘋果是否真的讓人遠離了醫生(或者其他的醫務工作者),研究者們還收集了NHANES調查中這些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看醫生的頻率。為了保持嚴謹,他們還順便記錄了受訪者的年齡、性別、收入、種族、體重指數、吸菸狀況等數據用於校正。
結果顯示,在校正過其他影響因素之後,常吃蘋果和不常吃蘋果的人群看醫生的頻率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吃蘋果的「劑量」和看病頻率也沒有表現出關聯。
蔬菜水果,該怎麼吃?
不光是蘋果,新鮮的蔬菜水果是人類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居民的傳統膳食重要特點之一。
蔬菜水果能量低,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的重要來源。富含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個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並註意增加薯類的攝入。
沙拉和水果拼盤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在看電視或電影的時候,可以把膨化食品換成小塊的水果~這樣既避免了過多地攝入鈉和糖,還能保證一天的營養量~
健康朝九晚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01340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