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定志安神藥,恢復五臟藏神功能
九味定志安神藥,恢復五臟藏神功能
五臟具有藏神的功能。心藏神,肝藏魂。氣血不足,五臟失養,神不守舍,或熱邪、痰濁、水飲擾亂心神,都會有神志不安的表現。
神志不安的病證主要與心、肝有密切關係。不同原因所致的心神不安,治法也不相同。安神定志法主要有養心安神定志和重鎮安神定志兩種。
主要適用於治療心悸、怔忡、失眠、煩躁、驚狂等病證。安神法通過補益氣血,祛邪的方法能恢復五臟藏神的功能,使神志安定。
下面高血壓的哪些事(微信ID:sangaook)介紹幾種安神定志的單味中藥給大家,以便大家了解和學習。
【硃砂】
為六方晶系辰砂的礦石,以色鮮紅、有光澤、質重、質脆者為佳,又稱辰砂、飛硃砂等。
性味歸經:甘,寒,歸心經。
功效: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主治:心煩失眠,驚悸,頭暈目眩,心神不安,狂躁,瘡瘍腫毒,舌質紅,苔黃厚,脈滑數。
用法用最:內服,0.3~1克研末沖服。外用適量。
現代研究: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可抗驚厥,抗心律失常。
【磁石】
為天然的等軸晶系磁鐵礦的礦石,以黑色、有光澤、吸鐵力強者為佳,又稱靈磁石、活磁石、煅磁石等。
性味歸經:辛、咸,寒,歸肝、心、腎經。
功效:鎮驚安神,潛陽納氣,聰耳明目。
主治:煩躁不寧,心悸失眠,頭暈頭痛,氣喘乏力,耳鳴耳聾,頭目昏花,動則喘甚,脈沉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克,最大可用至60克。
現代研究:具有補血,強壯體質,改善中樞系統機能,鎮靜安神作用。
【龍骨】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三趾馬、犀類、鹿類、牛類、象類等的骨骼化石,以質硬、色白、吸濕性強者為佳,又稱花龍骨、煅龍骨等。
性味歸經:甘、澀,微寒,歸心、肝經。
功效:安神定志,平肝潛陽,收斂生肌。
主治:陰虛陽亢。煩躁易怒,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多汗,遺精,帶下,崩漏脫肛,神志不安,多疑善慮,瘡瘍濕疹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克,宜先煎。外用適量。
現代研究:有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起鎮靜催眠作用,有抗凝血作用,有收斂、固澀、止瀉作用。
【琥珀】
為古代松科松屬植物的樹脂埋藏地層中經多年轉化而成,以色紅、質脆、斷面光亮者為佳,又稱血珀、煤珀、紅琥珀、黑琥珀。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經。
功效:鎮靜安神,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主治:驚風癲癇,驚悸失眠,多夢,心煩不安,血淋血尿,小便不利,婦女閉經,產後瘀血腹痛,跌打創傷。
用法用量:內服,1.5~3克,研末沖服。
現代研究: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對呼吸系統有鎮咳祛痰作用,有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還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作用。
【遠志】
為遠志科植物遠志或寬葉遠志的根,以根條粗、皮厚者為佳,又稱遠志肉、炙遠志等。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歸肺、心經。
功效: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散癰消腫。
主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痰迷心竅,神志錯亂,恍惚,咳嗽痰多,癰疽腫毒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克,外用適量。
現代研究:有鎮靜、抗驚厥作用,有祛痰作用,可使子宮收縮,有降壓、抑菌作用。
【合歡皮】
為豆科抗物合歡或山合歡的樹皮,又稱夜合皮等。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肝經。
功效:解郁安神,活血消腫。
主治:憤怒憂鬱,心神不安,虛煩失眠,健忘,精神不振,跌打損傷,癰腫,瘰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8克。
現代研究:具有鎮靜、催眠、抗早孕作用。
【酸棗仁】
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成熟種子,以粒大、飽滿、完整、有光澤、外皮紅、棕色、無核者為佳。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肝經。
功效:養心安神,益肝養血,斂汗。
主治:心肝血虛之證,虛煩不安,心悸,失眠多夢,煩渴,健忘,體虛自汗,盜汗,舌質紅,少苔,脈弦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8克,或研末沖服,每次1.5-3克。
現代研究:有鎮靜、催眠作用,有鎮痛、抗驚厥、降溫作用,有抗缺氧、抗心律失常、降壓作用。
【柏子仁】
為柏科植物側柏的種子,以仁粒飽滿、色黃白、不泛油者為佳,又稱側柏仁、柏實、柏子霜。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腎、大腸經。
功效:養心安神,滋陰潤腸。
主治:陰血虧虛,心失所養。驚悸,怔忡,失眠,健忘,遺精,盜汗,大便千結,舌紅少津,脈虛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克。
現代研究:有鎮靜、止汗、導瀉作用。
【合歡花】
為豆科植物合歡樹的花,一般在夏季開花時採收,乾燥生用,又稱夜合花、烏絨。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肝經。
功效:安神,解郁。
主治:憂思郁怒,心神不安,抑鬱不舒,健忘,失眠,多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克。
現代研究:有鎮靜、抗焦慮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00890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