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弓不愧是冷兵器時代的霸王,射程竟是AK47的2倍!

rainbow| 2016-01-21| 檢舉

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代士兵就會用現在人端步槍的姿勢進行射擊了,他們使用的武器就是弩,也叫弩弓。

弩是殺傷力很強的冷兵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就有記載,《孫臏兵法》和《戰國策》中提到過楚、韓、齊、魏等國都使用過弩,而最擅長用弩的就是秦軍。這一點在2009年再次得到了證實。

2009年,大陸秦陵博物院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發掘,發現了一件最完整的弩弓。

據《華商報》報道,這件弩弓不僅弓弦、弓背、弩機等基本保存完好,而且還附帶有傳說中的「檠」(讀音同「晴」)。

「檠」以前只有史書記載,後來出土過不少弩弓,但一直沒找到「檠」,沒人知道它長什麼樣子,至於它的作用更是一個謎。這次看到實物專家們才明白,原來「檠」是用來保護弩弓的,如果保護不好,弩弓容易變形,就會影響弩弓的射程和威力。

秦代弩弓(來源:網絡)

秦代士兵不打仗時,用「檠」把弩固定住,防止變形。運輸時,「檠」也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方便運輸。所以「檠」是很重要的工具。

弩弓的射程有多遠?

秦俑博物館原館長袁仲一曾告訴華商報記者,弱弩有效射程一般在百米左右,而強弩最遠能射七八百米。這相當於蘇制AK47步槍400米有效射程的兩倍左右。是不是強弩,主要看弓背的硬度,硬度越大射程越遠。

不過秦代弩弓還不是最先進的,到了漢代,弩的種類增多,其中最讓人驚歎的就是「連發弩」。連弩在西漢就已出現,可連射二、三矢,三國時期出現了可連射十矢的連弩,據說是諸葛亮發明的,所以又叫「諸葛弩」。它所用的弩箭用鐵製成,長八寸,將十枝箭放在一個弩槽里,在無需重新裝箭的情況下,可將十支箭全部點射射出。

如此高效的戰鬥力讓「諸葛弩」聲名遠揚,直到現在一些遊戲,比如《帝國2》、《帝國3》中,都有諸葛弩手這個兵種;《暗黑2》的裝備譜中也出現了諸葛弩。

到了宋朝,弩弓的規模和技術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用於攻守城池的重型床弩。北宋的重型床弩由三張複合弓組合在床架上,所用的箭大如標槍,射程可達1500米以上,是冷兵器時代最遠的射程記錄。

除了發射單支巨箭的重型床弩,還有可以一次發射數十支箭的床子弩。1004年遼軍大舉南侵,宋真宗親臨澶淵城督戰。遼軍指揮官蕭撻凜的旗號被發現後,宋軍射出數十支弩箭,蕭撻凜身中六箭斃命,遼軍士氣大受打擊,最終北宋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其後120多年,兩國不再有大規模戰事,禮尚往來,和睦相處。

不過到了明朝,火器開始興盛,弩弓為王的時代一去不返。

新唐人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ntdtv.com】

(責編:小明)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6/01/21/a1248326.html#sthash.iREsTP0x.dpuf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8585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