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農曆七月盂蘭節,細膽啲嘅朋友夜晚都唔敢出咁耐街。每年一度鬼門關大開喎,就算平日心中無鬼嘅你,走喺街上見到一個二個化寶砵,心中都難免毛毛 的,尤其撞正今年,人人夜晚都仆出去捉Pokémon,流連街頭,就更加要本住寧可信其有嘅心情啦,不如重溫一下以下嘅鬼節禁忌。「盂蘭節氣魄更壯,盂蘭 勝會心中不必驚慌!」
咪一身飾物

女仔好鍾意成身飾物,又手鈪又頸鏈叮叮噹噹咁行,鬼節七月期間就盡量免喇,事關呢啲會一路行一路發出鈴鐺嘅響聲,好容易吸引周圍嘅朋友仔埋身。除咗飾物,紅繩都唔好喇
地鐵咪坐車頭車尾

尾班車可以照搭,不過車頭車尾都唔好坐,因為朋友仔最鍾意坐呢兩個車廂,而就算揀中間嘅車廂,都一定要揀有人坐嘅。(當然你要肯定佢係人先!)
忌執錢執遮

地下嘅錢好多時候係用嚟畀牛頭馬面嘅賣路錢,至於遮就係最容易收埋啲污漕嘢例如衰運。不過我諗今時今日香港地,最好少人會執遮喇掛。
升降機咪照鏡

升降機本身不見天日,陰氣極重,加上有傳升降機可穿越人間地獄(所以有時聽聞有人坐升降機去到未見過嘅地方),七月時夜晚咪喺電梯中照太耐鏡,有機會見到朋友仔。
食飯唔插筷子

喺街又好屋企又好,唔好順手將筷子隨手插入飯入面,因為變成拜嘅模樣,會令周圍附近嘅朋友仔以為你招佢哋去食米。
咪半夜慶祝生日

有人好鍾意搭正生日先嚟慶祝,如果你係農曆七月生日,就咁唔多好彩喇,因為如果你諗住搭12點先唱歌切蛋糕,會容易招惹埋附近朋友仔一齊湊熱鬧。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中元、佛歡喜日與盂蘭盆節是漢字文化圈一個傳統節日,道教稱為中元節、地官誕,佛教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a],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近世以來的習俗是佛教的佛歡喜日、盂蘭盆節,道教的中元節,加上東亞巫覡宗教及民間信仰習合而成。
節日的日期在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些地區改為格里曆7月15日,另一些則改為格里曆8月,接近農曆原來的日子。
起源
佛教徒在佛歡喜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道教的中元節在同一天,這天在道教中又是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習俗,並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作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4]。
由於道教的地官赦罪日同時也是祭祀一切亡靈的日子,佛教法會中的施眾僧又演變成施餓鬼儀式,後來民間就相傳那一天地府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被釋放出來,由冥間大神面燃大士普渡真君管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到家中神主牌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四處徘徊找食物。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惠及眾鬼的思想,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動,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民間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同時結合佛教、道教思想和儀式,稱為盂蘭盛會、盂蘭勝會、中元法會、中元建醮等[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