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半生的武器專家,他五天就能製造出「加農炮」!!威力大到…

Catwome ...| 2015-09-05| 檢舉

戴梓(1649~1726) 中國清代火器製造家。字文開,號耕煙,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長詩書繪畫。曾製造了"連珠火銃"和"子母炮"。曾僑居揚州,晚年在遼東自號耕煙老人,生於清順治六年,卒於雍正四年。

(圖片翻攝自toutiao)

戴梓博學多能,通曉天文、曆法、河渠、詩畫、史籍等,是著名的機械、兵器製造家。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聰穎不凡。在父親的影響下,少年時的戴梓喜歡上了機械製造,曾自己製造出多種火器,其中的一種能擊中百步以外的目標。

(圖片翻攝自toutiao)

清康熙十三年(1674),康親王傑書奉命赴浙閩征耿精忠時,聞知戴梓才名,禮聘其從軍。據《清史稿》記載,戴梓曾向康親王獻"連珠火銃"。 二十五年,荷蘭政府派遣使者來到中國,並進貢"蟠腸鳥槍",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槍,康熙將仿造的槍回贈給了荷蘭使者。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器"(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只花了5天就完成了。

佛郎機是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初期流行於歐洲的一種火炮,佛郎機炮來源於鷹炮,15世紀的鷹炮(falconetto)[意],其名源於老鷹(falcone)[意]。佛郎機,能連續開火,彈出如火蛇,又被稱為速射炮。當時是由葡萄牙人傳入中國的,明代稱葡萄牙為佛郎機,所以就將此炮命名為佛郎機炮。

佛郎機大炮是一種鐵制後裝滑膛加農炮,整炮由三部分組成:炮管、炮腹、子炮。開炮時先將火藥彈丸填入子炮中,然後把子炮裝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門進行射擊。佛郎機的炮腹相當粗大,一般在炮尾設有轉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準星和照門。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佛郎機大炮的缺點是子炮與炮腹間縫隙公差大,造成火藥氣體泄漏,因此不具備紅夷大炮的遠射程。

(圖片翻攝自toutiao)

二十六年,康熙帝指令戴梓監造"子母炮"(即衝天炮),八天即造成。炮長二尺一寸(約 0.672米),重約300斤(約180千克),便於攜帶。鑄造炮彈外形如瓜狀,每枚重20~30斤,內裝"子彈",此炮發射時,"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康熙帝大喜,將母子炮命名為"威遠將軍",並將戴梓的名刻在炮身上。另據記載,康熙帝率軍二次親征葛爾丹時,就帶上了母子炮,在昭莫多戰役中,母子炮大顯神威,僅向葛爾丹大營開了三炮,敵軍就嚇得敗逃。

(圖片翻攝自toutiao)

後來,戴梓的才華遭到同事的妒忌,加上為人剛正不阿,敢言人過,在朝中也得罪不少人,而他在"衝天炮"一事上更是讓南懷仁在康熙面前大大的丟了臉面,埋下了禍根。

(圖片翻攝自toutiao)

南懷仁嫉恨在心,他逮住了機會,與張獻忠的養子一道,誣陷戴梓,給戴梓扣上"私通東洋"的帽子,於是康熙將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瀋陽)。在那裡,戴梓艱難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賣字畫為生,"常冬夜擁敗絮臥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飢"。直到戴梓77歲時,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後便因貧病交加,溘然辭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5727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