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奪去你性命!超恐怖無聲殺手!很多人都是這樣死的...可惜知道的人不多!一定要

Ming bi ...| 2015-06-06| 檢舉

類似的慘劇,今年在台灣發生過好幾百起,無論您是司機還是行人,永遠都要注意!

汽車視野盲點+內輪差】是殺手組合,一定注意保持距離!

交警大隊章警官就曾處理過類似的事故,他看了圖片後也感嘆:「大多數市民對『內輪差』基本不瞭解,看看這張圖真的很有用。

大貨車右轉撞了人,司機還渾然不知,章警官的感慨來自去年底的一起事故。

去年12月14日5點40分,329國道路口,一名男子躺在血泊中,已停止唿吸,身邊還有一輛嚴重損壞的自行車。通過監控,警方很快找到了肇事車輛。

當天下午4點,正在送貨的司機被交警找到,交警還在他駕駛的貨櫃車右側油箱上找到了刮擦痕跡。

當交警告訴司機他的車撞死了一名騎車人時,他一臉驚訝,懷疑交警找錯了對象,反問:「你們怎麼會懷疑是我開車撞人呢?」

直到交警讓司機觀看了監控錄像,他才知道自己闖了大禍。

其實,類似的慘禍,今年在台灣發生過好幾起。

去年10月11日下午3點左右,交警接到報警,對方說自己剛才開車緩慢右轉時,撞了個騎電瓶車的人。傷者被送往醫院,但最終沒搶救回來。

大貨車司機,他剛剛買了車,正準備去上牌,由北往南中山路行駛到北門路路口時,右轉彎,根本沒想到右邊還有輛機車……

車身越長、轉彎幅度越大,越危險!

這樣的事故有一個共性:肇事車車身長、內輪差大,容易讓駕駛員判斷失誤。

「大貨車和工程車,由於車身高大,右轉時容易產生視覺盲區。因為駕駛員坐在左邊的駕駛座上,僅憑後視鏡觀察右後方,可視範圍有限。」鄞州交警大隊陳警官說,電動車、自行車和行人體積小,司機可能根本沒有看見他們,一旦步入內輪的視覺盲區範圍,就面臨危險。

這個盲點的出現,其實還跟前後車輪間存在內輪差有關。

車輛轉彎時,前內輪轉彎半徑,與後內輪轉彎半徑之差,就叫內輪差。

如果從高處垂直觀察車輛轉彎時的狀態,就會發現,轉彎車輛是以內側後輪為支點進行移動的,前後車輪划過的區域其實是不同的。車身越長,轉彎幅度越大,形成的輪差就會越大。

警察說,內輪差被太多人忽略了,在馬路上時常會見到電動車駕駛人或行人遇到轉彎大貨車時,緊貼轉彎車輛停車,以為車頭能通過就安全了。其實,轉彎的車子,前面部分過去了,後面部分照樣可能帶倒你。

怎樣防範內輪差? 警察說,小型車最多產生接近0.6米的內輪差,而大貨車則可達到1.5米到2米多。

「作為駕駛員一定要非常小心,行人和非機動車自己也得有防範意識,不要老是把自己的生命寄託在『汽車肯定不會來撞我』的想法中。」章警官說,「當大貨車轉彎時,一定要離得遠點兒。」

小編每次見到大車子~真的立刻減速讓他先過~!

轉發給更多人知道~救人一命~功德無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3833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