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塑料大王出家, 裸捐37億元家產。
印度塑膠大王多希出家,散盡180億家產。
曾經是福布斯雜誌富豪排行榜上,赫赫有名的印度塑料大王多希(Bhanwarlal Doshi)近日宣布將他近6億美元(約合37億元人民幣)的財產捐給慈善機構,並且遁入空門出家。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6月3日報道,5月31日,他在眾人見證下,富豪生活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出家後他將過著一貧如洗的苦...行僧生活,如戲劇般的人生變化,讓他成為近日印度熱烈討論的話題人物。
多希Bhanwarlal Doshi 為什麼出家?
報道稱,財富是許多人終其一生追求的夢想,但對多希來說,卻不及宗教對他的魅力。據赫芬頓郵報報道,多希身家超過6億美元,曾是福布斯所選出的印度百大富豪之一。他的父親是個紡織商人,原本只是在街上推著車子賣石蠟起家,後來創立DR International,成為印度最大塑料廠之一。
多希很久以前就想遁入空門,家人卻一直反對。他的兒子羅希特說,3年前多希就想出家,只是被家人阻擋。育有兩子一女的多希很多年前就想出家,在過去的8年中更是想法愈加強烈,但因家人反對而不能如願。直到2014年多希終於說服了家人。但是,現在家人卻以無比歡喜的心情,看著他進入修行世界。
多希出家後,將要過著苦行僧生活,每天凌晨四時起床冥想、做瑜伽等。多希的師父馬哈拉吉說:「他不能理髮,不能穿鞋。耆那教弟子的生活,就像個海螺殼一樣不能染成任何別的顏色。」
據報導,多希跟許多印度企業家一樣,是耆那教(Jainism)的信徒。耆那教(Jainism)是古印度傳下的古老宗教之一,在當地有4500萬的信仰人口。主要教義之一,認為財富是精神進步的障礙,僧人必須放棄一切,只留下生活基本所需。
多希(中)換上白袍,出家為僧。
印度富豪都什出家成為耆那教,在傳統儀式中登上大船,向民眾拋灑銀幣。
多希(中)參與皈依儀式前,受眾人簇擁。
多希(中)參與皈依儀式前,受眾人簇擁。
擁有6億美元身家的印度塑膠業巨子多希(Bhanwarlal Doshi),削髮出家成為耆那教(Jainalism)僧人,家財悉數捐給慈善機構,在當地引發熱烈討論。
現年58歲的多希生於紡織商人之家,1978年大學畢業,卻不肯繼承父業,靠在街邊賣石蠟起家。賺到第一桶金後,於首都新德里創立DR International,成為印度最大塑膠廠之一。《富比世》雜誌指多希身家超過6億美元,屬印度百大富豪之一。
擁有6億美元身家的印度塑膠業巨子多希(Bhanwarlal Doshi),削髮出家成為耆那教(Jainalism)僧人,家財悉數捐給慈善機構,在當地引發熱烈討論。
現年58歲的多希生於紡織商人之家,1978年大學畢業,卻不肯繼承父業,靠在街邊賣石蠟起家。賺到第一桶金後,於首都新德里創立DR International,成為印度最大塑膠廠之一。《富比世》雜誌指多希身家超過6億美元,屬印度百大富豪之一。
雖然領導多家公司,但多希卻淡泊世俗享受:「無知讓人們追求世俗享受。人們想賺錢,過好日子,享受美食和性愛……我幸運地接觸到了很多耆那教。」
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的多希,1982年聽取耆那教講演,深受感染,動了出家念頭。無奈家人反對,一直不能如願,直到2014年,家人終於點頭。
多希的兩個兒子都在英國讀取了MBA學位,女兒也是個研究生。但是多希認為,讀的這些書都沒有用,唯一正途就是(宗教的)救贖之路。
多希的出家儀式5月31日在印度城市艾哈邁達巴德一連舉行三天,彩象、駱駝、馬群、歌舞隊伍與千名耆那教僧人夾道歡迎,隊列延綿逾6公里,是該市歷史上類似活動中規模最大者。
出家之後,多希將師從耆那教學者馬哈拉吉,成為其第108名弟子,並且過著苦行生活。
耆那教是印度的一種傳統宗教,當地約有500萬信徒,主張非暴力,反對殺生,認為人生意義在於解放靈魂。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