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不是遺產

shaji| 2015-04-25| 檢舉

大馬人要「活」到多少歲,才能提取公積金這筆最後的老本?

大家能活到幾時,活到多久,都不知道。但是,朝廷政府已在打算盤,替大家算命「算」到75和100歲了!

何時拿公積金,不是早就講明55歲就可提款嗎?

怎麼情勢突變,55歲太年輕,60歲不算老!最好是75歲還能繳納公積金,100歲痴呆時,拿不拿公積金,也沒人知道了!

如是山中老人,就當留下一張藏寶圖。如是獨居老人,就當冥鈔帶到地府去,如三代同堂有兒孫福,就讓兒孫爭產對簿公堂吧!

馬來西亞人55歲退休後,拿了公積金好好的去享用,就完成人生大事了。為何55歲了公積金還沒見到,也沒到手,還要煩惱能不能「活」到60歲,75歲會不會痴呆,長命百歲上了天堂後,公積金就成為國家不需「贖回」的債券了。

當幾時或要活到多少歲才能拿到公積金,也成為話題和課題,馬來西亞人不是笑死,而是嚇死。

只有死人,才不需要再用錢,也不會錢不夠用。但還是要親朋戚友多給點帛金,才好上路。因為馬來西亞太多收費站,一路上還要服務費和消費稅。

當大馬人老了,退休了,沒有收入了,正要坐輕快鐵,或子彈火車趕緊「飛」到政府衙門去,向朝廷討回那一筆被官家保管了幾十年的公積金。

當大家(退休人士)還活著,公積金理應也活著!為何活人要拿回自己的活命錢時,竟像少女一樣被詰問:有沒有成年?

大馬樂齡人士55歲還沒成年,60歲亦乳臭未乾,75歲更是返老還童,長命百歲才來拿公積金吧!

公積金就是養老金,老了退休了就得趕緊去拿,要不然今晚一覺醒不來,連公積金的「最後一面」也見不到,就變成了遺產。

公積金是拿來養老的,不是留來當遺產。

55歲還有命享,是黃金期,60歲還能吃四方,笑傲江湖也,等到70老人痴呆了,還要公積金來幹嘛?

朝廷政府只代民保管公積金,而非越權支配公積金,樂齡退休人士要怎麼「細水長流」的花用,或「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江湖豪氣,哪需官爺們七嘴八舌,那麼的長氣,八卦又雞婆。

你看,國債幾千億,一馬公司(1MDB)舉債還債還息,大小官吏年年都「買貴了」的揮霍無度,有哪一角哪一仙是用自己的公積金?

馬來西亞人55歲不能拿公積金,若還要等到60歲,甚至75歲才來說,到時候公積金也只是一副「白骨 」了。

編按:首相納吉週四宣布55歲可以領完公積金,大家終於都感到安心了。(光明日報/看劍‧文:慕容公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3290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