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納吉的「虛擬化」領導

shaji| 2015-04-23| 檢舉

「事實上,我們就活在一個印象的時代,而非現實。」這也是我國首相納吉在一場預錄電台訪談節目中所說的,這段錄音也被上載到期個人網頁,就如同《馬新社》所報導的一樣。

他也提醒人民不要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墮入「資訊民主化」的陷阱,儘管客觀而論他認為這個現象「有利有弊」。

據報導,納吉聲稱資訊已被操控,並毫無節制地被宣傳,並誤導了許多人民,指控和諷刺充斥整個網絡,因此他表示這並不能反映一個課題或情況的真實現象。

他應該忘記了,或許這麼多年以來,許多資訊都是直接或間接地操控在政府手中。

他也應該忘記了,政治就是和印象有關,這也是為什麼他和他的政黨在將近半個世紀以來,不斷操控和扭曲新聞,來形成對他們有利的形象,而如今出現了一個他們無法操控的「邪惡」事務,那就是獨立另類媒體。

政府的扭曲事實,是儘量粉飾太平的,但或許對由媒體所提問到一些攸關公眾利益的合理問題時,卻突然間變成了含有惡意議程的問題。

但他或許又再遺忘了,他是全大馬人民的首相,一個肩負公眾利益重任的政治家,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他或許還在發著美夢,期盼人民應該侍奉首相和國陣,而不是反過來為民服務的應有責任。

然而這確實是他自己本身的「虛擬化」領導風範,即避免接觸媒體和大眾,躲在下屬身後,要他們替他發言,甚至是嘗試通過管理表現和履行單位(PEMANDU)來逃避現實,並扭曲關鍵績效指標(KPI)的印象遊戲。

就如同預錄廣播的性質一樣,預錄節目近來似乎是對其領導地位有所幫助。他就是通過與第三電視的預錄訪談形式,來回應前首相敦馬哈迪對他的一連串炮轟。但他的回應依然還是缺乏說服力。

國內外許多人都批評該訪談節目就像是一場兒戲,一種面對媒體的輕描淡寫的手法,更被前首相敦馬哈迪及其批評者所駁斥。

然而這或許正好符合了納吉冷淡的領導風格,即他寧願迴避直接對一些重要的國家課題發表評論,而是讓他的下屬來替他發言。

納吉對時事的評論,經常是照本宣讀,或是避重就輕、答非所問,儘量避免正面回應。

但這些都不足以令人感到訝異,因為他是一名以不願召開新聞發布會的首相而聞名,並時常選擇避免出席這類場合,也討厭在一些典禮儀式上致辭的場合時被發問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會善用保鏢的服務,在被媒體追問時,協助他快速逃離現場,抑或是阻止那些親自上門要採訪他的記者。

他對問答環節的厭惡,也讓很多人質疑他是否有能力進行口頭談判,從而更加突顯他那「虛擬化」的領導風格,進一步加強評論者對他所作是一名「虛擬」首相的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3272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