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青團:其運動已失去所有的誠信?
Ahmad Mustapha Hassan點評:就如馬來格言所謂「Pemuda Harapan Bangsa」和「Pemudi tiang Negara」,青少男就是國家的希望,而青少女則是國家的棟樑。
可悲的是,新巫統的青少年們的言行舉止,並不像是國家的希望和棟樑。他們目睹了政府的失誤,卻依然保持緘默。首相併未滿足人們對他的期盼,但新巫統的青少年們卻選擇視而不見。
青少年們應該擁有確保國家朝向正常軌道發展邁進的堅定意志。但如果新巫統的青少年們更加重視他們在黨內和政府中的個人利益,那麼他們已經沒有資格擔任維護國家利益的一群。
在原本的巫統里,青年團的所有領袖都展示出他們對於個人的榮華富貴和權勢地位並不感興趣,而是有義務確保該黨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當賽嘉法(Syed Jaafar Albar)還是巫統青年團領袖時,它曾警告過該黨領導層必須以正確的方式治理國家。他甚至將該運動稱作稱為該黨的骨幹小組。
它的主要任務是持續視察和平衡該黨領導層所作的一切。在這個任務中,該青年團將會毫不猶豫地批評該黨和政府。他是一名非常強勢的領袖,也絕不向不可理喻的荒謬之事妥協。
這正是當下新巫統青年團所需要的領導風範。他們不應向該黨領導層,有時身兼我國首相的黨主席委曲求全、虛以委蛇。
至於該黨女青年團則看似更注重外貌的姣好而已。
有一種錯誤的概念是,當新巫統青年團團長被委任政府部長一職時,他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已經被侵蝕了。他只不過是以政府人員的身份西東,而不再是該黨目標的理想的守護者。他不再有採取行動的權力,因此也造成該運動整體上已經迷失了鬥爭的方向。
他們成為了政府的盲目支持者。而當聯邦直轄區巫青團領袖們挺身而出,要求給予納吉全力支持時,這並非一個出奇的現象。
原巫統的青年領袖們對於該黨和政府所面對的問題,都能堅持自己的立場,並能發表該黨和政府應該採取什麼行動的勸告。他們是以無畏或毫無偏幫的精神來行動的。
嘉法也展現出了青年團所應扮演的角色。他有著大無畏的精神,甚至願意與最高領導層對質。
他於1976年以62歲高齡擔任青年團的領袖,然而卻依然能團結該團,並與時任黨主席敦胡先翁對哈倫伊德利斯(Harun Idris)所採取行動的一事上對質。
巫青團領袖們當時在黨內都堅持自己的立場,並因此獲得了全體黨員的支持。他們成為了該黨和國家的希望之光。
如今,我國由朝令夕改的領導人所管制,而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當下的新巫統青年團卻對於國家所發生的一切保持沉默。
他們並未關注涉及公眾利益的課題,如政府聯營的一馬發展公司高達420億令吉的債台高築。還有許多巫青團應該發表評論的重大課題,但他們卻宛如視而不見。
政府浪費公款的方式並未惠及國家和人民,而這些都是我國未來領導人所應該關注的現象,但他們卻依然視若無睹。
當今的巫青團絕非該黨和國家未來的希望或棟樑!
>>女童須150萬換肝 救救她! click more at >> http://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317579?refer=35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