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發現的野貓幼崽,竟是瀕危物種,最大愛好下水捕魚!

現在養貓養狗也是一大潮流,當然很多人都認為養貓比養狗好,貓養不熟,當然在愛貓人士的眼裡它們還是很可愛的,只是你們的相處方式不對!當然有的貓可以隨便養,有的就不行了,比如這隻小不點,是泰國的一位女子撿到的,然而這貨的身份可不簡單,因為是一隻漁貓。

女子發現的野貓幼崽,竟是瀕危物種,最大愛好下水捕魚!
女子發現的野貓幼崽,竟是瀕危物種,最大愛好下水捕魚!

這隻漁貓幼崽後來被送到了相關救護人員的手中,並確認了這種動物的身份,實際上這種貓的數量在全球範圍內都不多了,屬於瀕危物種之一,一般生活在有水的叢林或蘆葦叢,一般是在野外行動,而且它們非常喜歡和擅長游泳,因此食物的來源之一就是魚了。

女子發現的野貓幼崽,竟是瀕危物種,最大愛好下水捕魚!
女子發現的野貓幼崽,竟是瀕危物種,最大愛好下水捕魚!

一般貓咪都會游泳,但不會主動下水的,而漁貓卻不同,喜歡下水捕魚吃,而且它們的性格一般比較兇狠,因此也不適合進行家養,即便人工馴養數年依舊保留著一些獸性,可能會對人造成傷害,當然一般也不會有人養這種貓的,想見到的話在動物園還差不多!

漁貓

漁貓,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頭體長65~85厘米,主要分布於中南半島、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蘇門答臘和爪哇島,一般生活於林區的灌叢地帶、沿河的蘆葦叢以及熱帶海岸的常綠林。主食是魚類,喜夜行,生性兇猛,不易人工馴養。野生漁貓的平均壽命為10~12年。

女子發現的野貓幼崽,竟是瀕危物種,最大愛好下水捕魚!

漁貓,體長為66~85厘米,尾長為24~32厘米,體重約為5~10千克。身體粗壯,體毛粗糙,毛色從菸灰、黃灰、灰褐至淺黃棕色,背部比體側較暗。通體布滿了棕黑色的條紋和斑點,腹部為白色,喉部形成了兩個領,胸部有橫紋。在腳趾之間還具有半蹼,適於在水中活動。

漁貓的體型比家貓略大,尾巴比較短,大約只有身體的一半。體重約為5千克。漁貓的頭部較寬,吻部較長,耳朵又小又圓,耳背是黑色的,中間還點綴著明顯的白斑。它們身材矮壯,四肢較短,全身毛

色灰黃,布滿縱向的深棕色或黑色長斑點。它們腹部的毛色偏白,也帶有斑點。

女子發現的野貓幼崽,竟是瀕危物種,最大愛好下水捕魚!

對於它們卓越的水性,有觀點認為,它們的趾間帶有部分蹼,以幫助它們游泳,但後來研究發現,它們趾間的那點蹼並不比北美的短尾貓發達。

此外,它們的利爪也不能完全收回。它們爪子和腳趾之間有蹼,因此爪子不能被完全包裹,所以爪子一直向前伸直,而不同於其他大多數貓科動物。在腳趾之間還具有半蹼,適於在水中活動。生有一身濃密的毛,可以自由入水捕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20186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