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搬來後買了兩年的菜,兩年後她拿出一存摺,知道餘額我哭了

說來慚愧,和老公結婚兩年來,手頭攢的錢沒超過三萬,結婚以前,我兩都是月光族,結婚後,考慮到孩子和以後的生活,就商量「省吃儉用」過日子,可看見新開飯館和誘人美食時,我們還是情不自禁走進去,月底一看,工資已經所剩無幾。
本來想著買房後就生孩子,但一直沒存夠首付,孩子自然也不敢要,一來怕養不起,也怕沒房孩子就沒家的感覺。
轉眼間,我和老公快要30,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已經上小學,婆婆有些著急,催促我們感激存錢買房生孩子。
後來,婆婆看我們沒有存錢的決心,從老家搬來和我們住,她說有我在,肯定可以讓我們省下錢。
婆婆以前在事業單位上班,退休後有差不多兩千的退休金,為了省錢,婆婆收走我和老公工資卡,只給我們基本的零用錢,告訴我們,她的退休金用作家裡開支,工資其餘部分存在銀行。

婆婆這樣說,我心裡一緊,兩千塊怎麼可能夠生活,家裡可是有三個人,水電、煤氣、還有房租,這要是擱我和老公身上,一個星期都撐不了,想到這裡,我就一陣擔心。
不過後來婆婆確實做到了,也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勤儉持家是什麼樣。
我和老公喜歡吃水果,以前都是整箱買,婆婆說太浪費,太奢侈,她特意去水果批發市場,還挑打折的買,每次買的很少,比如橘子三個,蘋果一個,每次看到提著水果的婆婆,我難以想像水果商販看她的眼神。
每天幾乎都是青菜,至於肉類,還是有的吃,只是次數不多,每次就是一點點,看一眼就知道菜里有多少片肉,婆婆說肉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胖,雞蛋也可以補充蛋白質,所以,每天都會有雞蛋,不是雞蛋炒韭菜,就是西紅柿炒雞蛋,婆婆總能想到各種做雞蛋的方法,這讓我很欽佩。
一根骨頭在婆婆的手裡,可以變成一鍋湯,吃完剩下的,留著早上做麵條湯,雖然婆婆有點節儉,但婆婆炒菜確實有一手,我和老公都很愛吃。

婆婆來之前,每個周末,我和老公都會去新開的餐館,大吃一頓,對於周邊的美食,可以說了如指掌,但現在,超過下班時間一小時,如果我和老公沒有給婆婆說明晚回的原因,婆婆就催我們回家,不是婆婆擔心我們,而是她怕我們去下館子。
當然,婆婆也有做大餐的時候,每個星期,她都會做一頓紅燒肉,還讓我們敞開吃,一開始我和老公很不習慣,常常有下館子的想法,但漸漸的也就順從了婆婆,並且覺得婆婆並不是摳門,而是勤儉持家,是一個家庭主婦的好榜樣,是我身上最欠缺的部分。
本質上來說,婆婆給我們安排的飲食計劃,很科學,營養也不差,葷素搭配合理,分量也均勻,並且婆婆炒的菜,真的不比一般的館子差。
以前,我總覺得在外面吃一頓,花不了多少錢,賣水果的時候,覺得整箱買和按個買是一樣的,但日積月累,仔細一想,數額真不少。

就這樣,我和老公過了20年,一天婆婆把存摺遞給我們,告訴我們去買房吧,我和老公接過一看,整整20萬,我和老公感動很意外,婆婆看著我和老公,笑著說:「你們看,我說的沒錯吧,是不是存夠了買房的錢?」,我們慚愧的點點頭。
這些年,雖然婆婆省吃儉用,但我和老公的身體卻比以前都要好,而婆婆卻瘦了很多,臉上皺紋多了,頭髮也白了不少,看著婆婆,我和老公熱淚盈眶,婆婆本來可以在家頤養天年,安享兒孫福,但是卻為了我們,陪著在出租屋,每天省吃儉用給我們做飯,想著法子讓我們吃的順心,婆婆對我們的好,我和老公一輩子也難以報答。
用這個錢,我和老公買了房,裝修好後,我們把婆婆也接過來養老,婆婆身上有太多的好品質,值得我去學習,在婆婆的潛移默化下,我也漸漸的變得節儉,生活也越來越好,這一切的功勞,都要感謝婆婆!
你們說,我是不是有一個好婆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