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gay在男廁所里絕對會遇到的事

少帥| 2017-07-18| 檢舉

80%的gay在男廁所里絕對會遇到的事

80%的gay在男廁所里絕對會遇到的事 

 

 

 

 

對於某些人來說,一個鮮為人知的焦慮障礙被稱之為「膀胱害羞綜合症」,它讓人沒辦法在有旁人在的情況下尿出來,以至於當場石化,焦慮不堪,越想尿,卻越尿不出來。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他沒辦法在旁邊有人的情況下撒尿,尤其是進入一個狹窄的男衛生間,如果周圍有人站著抽菸,或尿斗只剩一個,周圍都有人的情況下,他是不會進去撒尿的,因為他會緊張。如果衛生間裡的尿斗彼此之間沒有隔板的話,那更沒辦法讓他尿出來。

 

更嚴重的是,如果是熟人在旁邊,他情願憋著回家再尿。

 

這似乎很奇怪,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曾經歷過。

 

何為膀胱害羞綜合症?

 

 

 

膀胱害羞綜合症/Shy-Bladder Syndrome,簡稱SBS,也稱境遇性排尿障礙,它的典型症狀是無法在公共場合的廁所解小便,當有他人在側,可能看到或聽別人的聲響時就會解不出來。國外甚至還有膀胱害羞症的國際組織,叫IPA,當然這不是指的IPA啤酒,是International Paruresis Association/國際尿羞組織。根據他們的統計,有7%的人深受其害,男性較多,估計占九成。患者在公共廁所需解小便時會引發焦慮、害羞,甚至進而憤怒的情緒,使膀胱的內、外括約肌皆不由自主的收縮,以至小便解不出來。就精神醫學來講,這是社交焦慮症的一種表現形式,嚴重時可能使患者的社會功能受到影響,尤其是在公司,或者學校的公共廁所里。

 

有意思的是早在1970年,一組研究人員就調查了男性在公共廁所尿尿來評估他們的尿舒適度問題,並發表在《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行為療法與實驗心理學》雜誌上,這項研究的結果非常有意思。

 

他們的研究方式比較隱秘,他們隱藏公廁里,用一個潛望鏡來觀察來往撒尿的路人(當時的道德標準跟現在不一樣),研究人員觀察到男人尿尿情況有1:旁邊站著一個陌生人。2附近站著一個陌生人。3:周圍沒有人。

 

他們發現當一個陌生人站在他們旁邊,他們的尿延遲平均為8.4秒,如果這個陌生人站得稍微遠一點的話平均是6.2秒,而如果周圍沒有人的話則平均4.9秒。

 

知乎上還有此類問題的探討:

 

 

 

甚至有女生參與進來:

 

「我高中的時候是發病的高峰期。那個時候得廁所也太簡陋了,而且嚴重供求不平衡。白色小瓷磚露著水泥,幾百號人也就十來個蹲位。水泥砌的透著質樸。那個時候流行全班女生一起上廁所,一個人旁邊能站三四個人。而且那個時候正是敏感期,女生的八卦網絡無處不在,你的內褲式樣,蹲坑姿勢,尿尿顏色,水流速度,聲音和等待時間長度,都被她們牢牢掌控著。不僅如此,而且,當在你正在尿尿的時候,她們就在一邊現場直播:哎呀,xx的內褲破了一個洞,xx的大腿有贅肉,xx的尿怎麼那麼黃,xx用的手紙在超市賣9毛8, xx尿完居然沒有擦耶好噁心喔~」

 

而對於男生,無外乎攀比尺寸大小,尿得久不久,遠不遠,聲音哄不哄量或者太洪亮,長沒長毛等等,這也使得很多男生,尤其是生性敏感的男生沒辦法在別人面前暢快淋漓,導致一大心病。也有小時候經歷過一些創傷,比如父母老打架,安全感缺失等等。

 

一旦因為某些原因(比如別人笑話或臨場發揮失敗),我們便無法信任自己的身體,懷疑它有問題,大腦的意識就試圖接管,對身體加以控制。這時候,有機體自然的平衡就會被打破。這種控制的企圖本身就是問題的來源,我們很快發現意識無法控制,越是控制不了,越焦慮,越想控制,形成了惡性循環。尿羞如此,精神陽痿也是如此。

 

說白了這大多歸結於「別人怎麼看待我」這件破舊的老曲兒上,有嚴重的男同學進學校一天都不敢尿尿,憋一天回家再尿。要知道憋尿對於膀胱,對於前列腺都是一大傷害。

 

如何解釋這種情況?

 

 

 

WEB MD上的心理學家解釋:「典型的例子就是患者在一個敏感的年紀,尤其是青春期的時候被同學戲弄,騷擾,或欺負過,為了避免再次感到焦慮,這個人會嘗試避開了公共衛生間(與那些嘲弄他的人避免在私密的空間裡相遇),然而這種行為最終變得根深蒂固。」

 

那如何解決呢?

 

 

 

尿羞症屬於心理失衡,因此需要使用心理治療的方法。患者最大的困難是無法對別人開口講述他的隱疾,一旦打破這一關,治療起來其實極為容易。通常,治療師會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Therapy),運用情境分析技術,找出患者焦慮症狀的關鍵因素來源,然後幫助患者學習相關的社交技術,提高患者面對特殊情境的信心,從而降低或消除患者在這種情境中所產生的焦慮。

 

亞馬遜上甚至還有治療尿羞症的書籍

 

最通用的方法是脫敏療法,治療師讓患者在朋友的陪伴下到廁所解小便,最先,朋友會在讓患者感到舒適的遠距離等候。隨後,會不斷更換廁所,朋友等候的距離逐漸縮短,一直到患者在解小便時,即使隔壁房間有人都不在乎,進而有人在廁所門外等候就不會使他難受了。最後,患者到公共廁所,在人來人往的情形下解小便,他仍然感到自在。

 

通常,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法大約八到十星期,尿羞症的焦慮感會明顯減輕。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因為尿羞症患者有四分之一同時會有沮喪症和恐慌發作的精神科疾病,必須進一步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5716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