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異性戀不懂得g的常識
1、並不是在異性婚戀市場裡沒人要的才會成為同性戀,沒人要的人走到哪一樣沒人要。
2、同性戀的擇偶標準並不是對方滿足是一名同性人類就可以了,相反很多時候比部分異性戀的擇偶標準要高很多。因為擁有良好自我認同且綜合實力(抗壓能力、經濟實力、外貌條件等等)較好的那批同性戀,根本不會被」到年齡就該結婚生子」、「怕沒人要」之類的問題困擾。而同性戀想要活得比較自在,就必須具備上述的能力中的部分甚至全部,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3、女同性戀不等於柏拉圖,我們有豐富且愉悅的性生活且完全不需要直男的「幫忙」。
4、同性戀平權運動不等於反對異性戀或鼓勵他人成為同性戀,平權的唯一意義就是平權本身,即令不同性取向的人群獲得平等的權利,比如就業、婚姻、生育或領養下一代等等。簡單說一個例子,爭取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並不等於我們認為婚姻是至高無上的,但異性戀擁有選擇結婚或不結婚的權利,那麼其他性取向的人群也必須有這個權利才平等。至於有了之後使用或不使用,那是個人自由。
5、不要覺得對一名同性戀說「其實你在異性戀市場會挺受歡迎沒必要搞同性戀」是一種讚賞,相反這只是一種歧視與侮辱。
6、一個人是同性戀並不等於他討厭異性或者不善於與異性相處。
7、與同性發生性關係只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為同性戀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8、同性戀情侶A與B在外貌特徵、性格上的搭配可以有很多種。拿女同性戀來說,並不是只有一方「男性化」一方「女性化」的。此處「男性化」、「女性化」加上雙引號是因為我並不認為一個人存在「男性化」與「女性化」的區別,所謂「男性化」與「女性化」不過是人為塑造的形象。我眼裡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他們自己,他們有選擇和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的自由和權利。
9、同性戀≠不孕不育沒有生殖能力,因此就算全世界都是同性戀人類也不會滅絕。愛情和繁殖需求是兩回事。
10、很多異性戀覺得同性戀議題被討論的頻率高了就會令同性戀越來越多,目前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同性戀的數量占人口的4%~6%左右。只不過以前大家都不敢承認,現在越來越多人願意站出來,所以才會造成討論導致增多的假象,實際上不管討論與否,同性戀都存在著。得益於同性戀平權運動的發展,其他性少數群體的聲音也日漸能被世人聽到。但在目前這個狀態下,說同性戀議題被提起太多了或太高調了,還是為之過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