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名學生染愛滋! 愛滋病是如何入侵「象牙塔」的?近日,一則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傳播,數據讓人觸目驚心:長沙市嶽麓區通報有106名青年學生感染愛滋病!
「愛滋」與「象牙塔」兩個看似毫無瓜葛的詞,如今卻被一串串急劇攀升的數字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網絡
4月24日,長沙市嶽麓區疾控中心舉行了「高校疫情通報和骨幹成員培訓」會議。會議指出,高校雲集的嶽麓區疫情嚴重:
截止到2017年4月6日,報告現居地為嶽麓區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已達到603人。
而嶽麓區轄區內雲集了眾多高校,青年學生人口密集,至2017年4月21日,已發現報告為學生的感染者106人。
再來看一組數據:
南昌
2016年9月,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數據顯示,至2016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報告愛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報告存活學生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近5年來,青年學生愛滋病疫情年增長率為43.16%。
北京
2015年1月至10月新增愛滋病病例3000餘例,青年學生感染人數上升較快。近兩年,北京市大學生感染愛滋病每年新增100多例,以同性性行為傳播為主。
上海
2015年共報告發現青年學生感染者92例,較去年同期上升31.4%。
在北上廣等大城市高校愛滋病情上漲的同時,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學生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
「2011年到2015年,我國15~24歲大中學生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凈年均增長率達35%(扣除檢測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學生感染髮生在18~22歲的大學期間。可謂是觸目驚心,如此發展下去,後果不可想像。」
高校本為學習的樂土、創新的樂園,為何成為愛滋病重災區?愛滋病又是如何入侵「象牙塔」的?
業內人士分析,高校學生感染愛滋病的原因:
一是有些大學生性觀念開放、隨意。
二是性安全知識缺乏,不知如何保護自己。當時覺得自己離這個病很遠,完全不知道自己感染了。
三是高校性教育滯後。高校性教育普遍滯後,大學生防艾形勢變得更為嚴峻。
傳播渠道以男男同性性傳播為主
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性傳播是感染愛滋病的主要途徑,而在青年學生中通過男男性傳播感染已達81.6%,形勢非常嚴峻。
以廣東為例,2002年至2015年,廣東累計學生愛滋病病例為630例,其中男男同性性傳播占比70%;在江西南昌2011—2015年新發學生病例中,男男同性性傳播占83.61%;湖南省從2007—2015年累計報告536例當中,這些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學生主要是男性,占90%以上,傳播途徑以男性同性性傳播為主,占69.6%。
網絡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分析,大學生男男同性傳播感染者上升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兩個:早期對這部分人群不夠重視,監測不到感染情況;學生對男男同性性行為感到新鮮,就想「嘗試一下」。
性觀念趨於開放,性知識仍顯滯後
大學生的性觀念、性心理、性行為雖然趨於開放化,可是對於性病知識的缺乏及預防能力的不足卻令人堪憂。
一項針對性傳播疾病相關知識的調查發現:
大學生對性病的了解甚少,50%的學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學生表示「不了解」;在處理性病的問題上,54%的受訪學生選擇「自行去看醫生」,少數學生選擇「默默忍受」。表明大學生缺乏對性病的認識,預防能力堪憂。
沉默的性教育
現如今,家長對學生的營養健康和知識教育十分重視,而對與身體息息相關的「性教育」卻仍然保持沉默。這對於愛滋病患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對社會也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網絡
有些高校即使開展性教育,也僅限於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那一天。據有關人士透露,他所在的公益組織曾在高校開展過講座,但效果不甚理想。他表示,那些學生都不是自願來的,是學校團委下發命令,每個班要來多少個人,來加學分的。
在家庭中得到性教育的比例,更是少的「可憐」,中國父母和孩子總是談「性」色變。鮮有家長會告訴孩子,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
而青春萌動的誘惑不會因為學校、家庭的沉默而止步,正是因為「性教育」的沉默,導致孩子在愛滋病面前幾乎是「零防護」,造成悲劇。
較低的自檢率和自知率
南昌疾控每年主要對暗娼、吸毒人員、「男男」、性病門診、腎透析、無償獻血、青年學生進行檢測。專家介紹,疾控部門主動對這些高危人群檢測外,市民還可以享受免費自檢,但居民自檢率很不理想。
比如,南昌去年愛滋病檢測55萬人次,除了重複檢測和外地人口,南昌愛滋病自願檢測人數還不足10%。「很多人還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另外不少高危人群也抱有僥倖心理。」專家說。
網絡圖片
正是這種礙於面子,不好意思的心理作祟,愛滋病的自知率在我國也並不高。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愛滋感染者的知曉率,也就是自知率還處於一個相當低的水平。根據《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的報道,美國愛滋感染者的知曉率為75%,我國估算為54%。
有些人是因為不想知道自己是感染者,因為擔心檢測出來後根治不了卻還要受歧視,找不到工作。「但這同時也意味著錯過了接受治療和關愛的機會,增加了傳播的可能,形成了一個非常負面的鏈條反應」,專家分析說。
潛在的社會歧視是影響中國愛滋病感染者自知率較低的一個主要原因,而社會歧視存在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公眾對愛滋病的傳播方式還並不了解。
關於愛滋病,這些預防知識,你應該知道!
學習並掌握愛滋病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規避感染風險。
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樹立正確的性觀念,自尊自愛,做好個人性衛生保健,採取安全性行為,儘可能避免高危行為發生。
正確認識到注射吸毒共用針具極大地增加了感染愛滋病的風險,拒絕毒品。
高危行為發生後應及時主動進行的諮詢與檢測。儘可能降低愛滋病病毒對自身機體損害的機會,同時避免傳播他人。
網路圖片
對此事,您怎麼看?
歡迎給我們留言
歡迎
關注「金台西遊」微信公號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傾情出品,一份屬於你自己的旅行微刊。在這裡,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圖與美食,邂逅遠方的魅力村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51348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