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可以結婚了,青少年想自殺的少了
2015年六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禁令違憲,在美國同性情侶可以結婚。一項最新的全國性分析表明,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可能導致高中生自殺未遂率下降。該研究結果發表在 JAMA兒科學雜誌上。
這項研究是由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系的博士後研究員 Julia Raifman主持完成的。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數據表明,自殺是美國 10歲 - 24歲人群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每年自殺死亡人數約為 4,600人。
近年來,美國的自殺率似乎有了顯著增長,尤其是青少年。同性戀和雙性戀的青少年似乎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在目前這項研究報告中,有近三分之一——29%——被認定為性少數派者曾經在過去一年裡試圖自殺過。相比之下,報告顯示只有 6%的異性戀高中生試圖自殺。最新研究表明,同性婚姻合法化——2003年首次在麻薩諸塞州獲批——對青少年自殺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同性婚姻合法化對青少年影響的分析
Raifman和她的研究團隊收集在 1999年 1月 1日至 2015年 12月 30日之間,來自青少年危險行為監測系統(YRBSS)的相關數據。YRBSS是由 CDC提供支持的一項調查,青少年參與率超過 60%。
收集的數據來自 35個州當中在 1999年 1月 1日至 2015年 12月 30日之間實施了親同性戀婚姻政策的 32個州。研究人員還將這些數據與尚未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 15個州的青少年自殺未遂率的年度變化進行了比較。Raifman和他的同事們使用線性回歸模型調整了與年齡、性別或種族相關的變量。他們還用泰勒級數標準差線性化。
最後,科學家們還對同性戀青少年進行了調整,包括屬於性少數群體和生活在同性婚姻狀態之間的相互影響。研究共納入 762,678名高中生,平均年齡為 16歲。
同性婚姻政策使得自殺未遂率下降 14%
幾乎 29%的被認定為性少數群體的學生說他們在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前就試圖自殺過了。分析發現,同性婚姻合法化後,青少年自殺未遂率下降了 7%。這相當於每年減少了 134,000例的自殺未遂事件。這種下降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性少數群體,同性婚姻合法化使得自殺未遂率下降 14%。在同性戀婚姻尚未合法化的州,自殺未遂率沒有減少。
所觀察到的效果在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後至少持續了 2年。「這些還都只是高中生,所以他們不會很快就結婚。儘管如此,同性婚姻合法化減少了與性取向有關的結構性特徵。可能還與平等權利有一些關係——即使他們沒有立即計劃利用這項政策——但它的確使學生感到不那麼恥辱,對未來更是充滿了希望。」Julia Raifman博士如是說。
雖然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很困難的,Raifman說道,現有數據表明,性少數人群的心理幸福感與異性戀青少年相比,存在極大差距。立法者在做出決策時應該牢記這一點,Raifman如此建議。
「毫無疑義,減少青少年自殺企圖是一件好事,不管我們的政治觀點如何,」她說。政策制定者需要意識到正確制定出有利於性少數人群的政策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有著真正的影響。上面的政策可以積極或是消極的方式決定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5117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