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同性戀不用嘗嘗婚姻痛苦的滋味?
圖為第九屆華賽的獲獎作品
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者?
因為我們的性文化里,
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
把無知當純潔,
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張北川教授
不久前台灣凱達格蘭大道上演大遊行,
【相挺為平權,全民撐同志】,
為主題的婚姻平權運動,
吸引民眾熱烈響應甚至還有眾明星來站台,
以一種喧鬧又隨性的方式來為「愛」發聲。
這是一群飽受爭議歧視甚至是霸凌的人,
多少論壇凡是出現關於「同性戀」字眼,
立刻就會出現漫天彈幕:同性戀反人類。
試問這些舉著理性,
科學,人性旗號的極端分子,
同性戀是如何反人類?
又是如何毀滅人類的?
階級戰爭,泡沫經濟,環境污染,
種族歧視,龐氏騙局,貧富差異,
古往今來,
能毀滅人類的只有人類本身而已。
他們不曾接近和了解這個群體,
不曾感受過他們的隱忍和苦難,
也看不到他們的抗爭和堅持,
妄下斷言,讓他們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下,
活在無知自大的暴徒的鄙視和唾棄之中。
因為人類的盲目狹隘和偏執自私,
在歷史的洪流里,
損失得還不夠多嗎?
曾經為人類文學,科學,藝術,
做出巨大成就的學術大家,
為我們生活的世界,
創造無數美好前景的天才靈魂,
王爾德,柴可夫斯基,阿蘭·圖靈等等,
只是因為他們對另一半的選擇,
便要承受愚蠢而保守的人類,
各種唾棄和殘害,
這難道不可怕不痛苦嗎?
他們未曾妨礙過人類半分甚至有傑出貢獻,
可我們卻從未停止對於異己的排斥和殘害!
愛不應該分性別,
愛也不必被曲解,
愛更不應有歧視。
如同一個人與另一人相愛,
想通過某種形式來建立約束和依賴關係,
享受彼此帶來的權益,
分擔對方生存的艱辛,
這是婚姻存在的意義。
那些理直氣壯質問,
「同性戀憑什麼獲得婚姻」的人,
請問你們有想過自己又「憑什麼」嗎?
我們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發展,
不同樣是一點點接受和學習差異,
才變成今天這番模樣,
為何時代在進步的同時,
你們卻想要彎下腰重新用四肢爬行呢?
回顧人類的歷史,
從奴隸運動到獨立運動,再至女權運動,
總需要那麼一部分少數勇敢的人站出來,
堅定理智的希望獲得平等權利,
用自己的行動為自己爭取公平和自由,
如果沒有這樣一群人,
堅定的站在約定俗成的規矩對立面,
人類又該如何發展不斷向前呢?
所謂真理,絕不會是少數服從多數。
遵循傳統的異性戀不會明白,
在決定自己的心意之前,
需先獲得「喜歡人的資格」
是多麼艱辛又難過的事情;
也不會明白,簡單「喜歡一個人」
卻要先壓上人生做賭注的恐懼感;
沒有人願意學著寬容和體諒他們,
也沒有人學習接受這個世界的真實和不同,
大家都只自顧自的低頭拚命往前走,
將自以為優秀的基因一代代往下傳遞,
殊不知這基因里包含,
摻雜了多少的愚昧和固執,
曾經由男人來決定女人該不該受教育,
白人決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
後來我們都認為這是荒誕的,
如今我們卻又讓異性戀,
來決定同性戀能不能相愛。
這難道不可笑嗎?
或許還是有人會不解,
「同性戀為什麼需要婚姻」,
或許你們只會想:
「不就是一群基佬百合想結個婚嘛,
需要鬧到最高法院重新定義婚姻法嗎?」
【非常需要】
這個群體千百年來承受著不該存在的迫害,
屠殺,歧視,還有強制「矯正」,
曾經有醫學上定義「同性戀」為心裡疾病,
人類夥同社會對他們妖魔化,污名化,
因為他們所愛的人的性別,
而失去了各種權利。
我不是喜歡同性,
只是我愛的那個人,剛好和我一樣而已。
傳宗接代和結婚生子的傳統思想,
深深束縛著整個社會,
不光是同性戀者,
甚至包括他們的家人以及親友,
社會對於「異類」的恐懼的劣根性,
如同一座大山,
壓垮了很多同志者追求婚姻的勇氣。
沒有什麼東西必須通過婚姻才能得到,
但有一些東西只有通過婚姻才能付出。
同志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
但如果不被認可,
他們的感情就不背稱之為愛情嗎?
同志希望有穩固長久的契約關係,
但僅僅只是想用一張白紙去約束兩顆心嗎?
並不是。
他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這些,
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平等權利,
是生而為人平等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權利。
可以自然而然走在大街上,
牽手親吻而不被圍觀的權利;
沒有顧慮順利一起共同撫養下一代的權利;
在另一半病重推入手術室,
可以正大光明簽字的權利;
當死別之後財產,
可以沒有爭議留給愛人的權利;
並不是只有異性戀才被批准獲得的權利,
而是作為人類都應該擁有的權利。
而同性婚姻合法化不僅是他們的勝利,
更是人類文明在進步的證據。
這個世界其實已經足夠魔幻,
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耽誤終身的能夠合法;
連相親大會上不以戀愛為目的結婚,
這種耍流氓都能合法;
連渣男為了小三,
讓原配凈身出戶後都能再結婚;
為什麼兩個不為傳宗接代,
真正相愛的人不能合法結婚?
請問憑什麼同性戀不用品嘗婚姻的痛苦?
為什麼他們的愛情就可以不直接入土呢?
只要我們努力即將會迎來一個新時代,
在那個時代里不僅同性婚姻被視為合理,
八十歲再結婚也可以合理,
不生殖的婚姻也可以合理,
甚至不婚都將是合理。
不再有二十幾歲就被逼婚的年輕女孩,
也不會存在「作為生殖機器」的妻子。
雖然我們其中大部分人不是同志,
未來也不可能成為同志,
為什麼我們還要支持平權運動呢,
因為它們終將有一天指向我們每一個人。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了解更多關注微信公眾號:晶片人片布斯Chipman-Pinbes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