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小腿取出活蟲,被寄生蟲入侵,身體會有哪些症狀?

| 2017-05-10| 檢舉

五一小假期來了,你準備好去哪兒玩了嗎?隨著全國大範圍氣溫升高,這個五一肯定會很「熱情」。因此很多人將出行的目的地都定在了海邊。在這裡小編要提醒你,五一去海邊遊玩時不僅要做好防曬,準備好人擠人的遊客分布,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防備被具有寄生性的蟲子入侵。

這不,近日就有一位28歲的女孩因為去水邊旅行,被寄生蟲叮咬後在小腿中產卵生長。醫生從女子小腿中取出二條活著的蟲體,檢驗證明是巴西玻利維亞當地昆蟲的蠅蛆。據女子所說她在亞馬遜熱帶叢林徒步遊玩時被一隻花生大小的蟲子叮咬過。醫生說這是寄生蟲感染,隨後沒有做好正確處理導致的。

什麼是皮膚寄生蟲感染?

寄生蟲與皮膚病有著密切關係。許多寄生蟲可引起皮膚損害,其中較為常見者有原蟲、蠕蟲和昆蟲三類。它們寄生在人體內或自然界中,以不同方式引起皮膚損害。大多數皮膚寄生蟲是寄生於皮膚內的微小昆蟲或蠕蟲。有些寄生蟲只是生命周期的部分時間寄生在人皮膚內;另一些則是從卵到生殖都一直寄生在皮膚內。

寄生蟲是怎麼侵入人體皮膚的?

有的經皮膚侵入人體,如鉤蟲、血吸蟲。有的體內寄生後經膚排出體外,如麥地那龍線蟲。

有的寄生於皮下組織,如衛氏並殖吸蟲和斯氏狸殖吸蟲,肝片形吸蟲及豬囊尾蚴。毛囊蠕形蟎則寄生於皮膚毛囊和皮脂腺內,引起酒渣鼻。

昆蟲生活在自然界中,叮咬人皮膚後不僅引起皮膚損害,並吮吸血液,傳播疾病。如蚊、蜱、蚤、虱。有的螫刺皮膚後釋放毒汁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反應。如黃蜂、蜈蚣,蠍、毒蜘蛛。引起皮膚損害的寄生蟲種類繁多、發病機制各不相同,臨床表現也有很大差異。

常見的寄生蟲感染皮膚病有哪些?

1.皮膚黑熱病

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蟲(黑熱病原蟲)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過去流行於長江以北地區。傳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癩皮狗),通過白蛉傳播。每年5~8月為白蛉活動季節,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時,原蟲便進入白蛉體內,發育繁殖成鞭毛體,7天後白蛉再次叮蛟人體時,將鞭毛體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蟲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結中。

潛伏期一般為3~6個月,最短僅10天左右,最長的達9年之久。

典型臨床表現為:

(1)發病 多緩慢,不規則發熱,呈雙峰熱,中毒症狀輕,初起可有胃腸道症狀如食慾減退、腹痛腹瀉等。可有類似感冒樣症狀。病程較長,可達數月,全身中毒症狀不明顯,有些患者發熱數月仍能勞動。

(2)脾、肝及淋巴結腫大 脾明顯腫大,起病後半個月即可觸及、質軟,以後逐漸增大,半年後可達臍部甚至盆腔,質地硬。肝為輕至中度腫大,質地軟;偶有黃疸、腹水。淋巴結為輕至中度腫大。

(3)貧血及營養不良 在病程晚期可出現,有精神萎靡、頭髮稀疏、心悸、氣短、面色蒼白、水腫及皮膚粗糙,皮膚顏色可加深故稱之為黑熱病。可因血小板減少而有鼻出血、牙齦出血及皮膚出血點等。

在病程中症狀緩解與加重可交替出現,一般病後1個月進入緩解期,體溫下降,症狀減輕,脾縮小,持續數周,以後又可復發,病程遷延數月。

2.皮膚阿米巴病

皮膚阿米巴病又稱皮膚變形蟲病,是阿米巴原蟲侵犯皮膚而致病,大多繼發於阿米巴性痢疾,主要發生於肛門及會陰部。

當肛門黏膜及周圍皮膚破損時,糞便中阿米巴原蟲從破損皮膚或黏膜處侵入,形成皮下深部膿腫,膿腫破潰後形成不規則潰瘍,並迅速擴大,其肉芽組織增生形成菜花樣外觀,類似尖銳濕疣,有咖啡色樣分泌物和特殊臭味,自覺疼痛。阿米巴原蟲除直接感染皮膚外,亦可發生變態反應,引起濕疹樣、蕁麻疹樣、痒疹樣,座瘡和酒渣鼻樣損害,在變態反應的損害內查不到病原體。

3.滴蟲性外陰瘙癢症

滴蟲性陰到炎是由毛滴蟲引起,寄生人體的毛滴蟲有陰到毛滴蟲、人毛滴蟲和口腔毛滴蟲,分別寄生於泌尿生殖系統、腸道和口腔,與皮膚病有關的是陰到毛滴蟲,引起滴蟲性陰到炎。是一種主要通過性交傳播的寄生蟲疾病,具有傳染性。

多數病例無症狀,婦女有不適的感覺可能持續1周或幾個月,然後會因月經或懷孕而明顯好轉,陰到黏膜發炎,呈鮮紅色,上覆斑片狀假膜,常伴泡沫樣分泌物,自覺不同程度瘙癢,少數有灼熱感。白帶增多變黃綠色。偶可發生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或腹痛、腹瀉、黏液便,或齒槽溢膿、齲齒。常引起尿到炎,可致膀胱炎、前庭大腺炎。

4.皮膚弓形蟲病

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它廣泛寄生在人和動物的有核細胞內。在人體多為隱性感染;發病者臨床表現複雜,其症狀和體徵又缺乏特異性,易造成誤診,主要侵犯眼、腦、心、肝、淋巴結等。是孕期宮內感染導致胚胎畸形的重要病原體之一。與愛滋病關係密切。

皮膚表現瀰漫性紅色斑丘疹,似麻疹樣,猩紅熱樣皮疹,亦見皮下結節、環狀風團、丘疹、水皰等多形性損害,皮疹在發病後一周出現,經半月消退。全身症狀差異性大,多數患者為慢性隱性感染,少數有多臟器損害,出現多發性肌炎、肝炎、腸炎、腦膜炎、視網膜炎、淋巴結腫大。症狀嚴重者引起死亡。

因此,要注意皮膚衛生,在寄生蟲病流行區內須特別注意不要過多暴露皮膚,不要赤腳行走和在水塘內洗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5004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