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則文章經公號推送,迅速在各大網站傳播。文章標題極扯眼球:科學發現蒲公英根可在48小時內殺死98%癌細胞!
一看這個標題,第一反應,太假了。
一定是假的。它擁有了謠言傳播所具備的一切要素:不起眼的物種,一個特定的時間,一個特定的數量,一個吸人眼球的疾病。
癌細胞,居然能被蒲公英的根在48小時內殺死率達98%!這是什麼神邏輯?難道還有什麼比這更假的嗎?
文章末尾,還加了一句:分享出去,讓大家都看到吧。
越發感覺這又是一篇假新聞。可當成都商報記者真正去核實時,發現科學家確實在研究用蒲公英根的提取物進行癌症治療的方法,而且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負責這個項目的加拿大溫莎大學首席科學家斯雅爾安·潘迪教授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他們已經證實蒲公英根的提取物對人類癌細胞有效果,只不過是在試管或是動物身上實現的。「人體臨床試驗正在做,目前進展緩慢。」
一旦獲得突破,這很可能將會是一項比肩屠呦呦的青蒿素的諾獎級發現。
起源:公號文章源自健康網站上的英文文章
公號推送的文章有兩個意思。一是最近有研究證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在48小時內就會對癌細胞起到消殺作用,而且效果明顯。特別列舉了加拿大癌症治療中心的Carolyn Hamm博士的話。文章里博士表示,蒲公英根提取物還能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這是醫學史上的奇蹟。二是該提取物能夠對抗多種癌症細胞。「這種物質不僅對白血病有效,就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肝癌、肺癌等等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雖然它的味道很古怪,卻可以讓病人免除化療的痛苦。」
事實真是如此?通過上網查詢,記者查到該公號所推的文章,其實是翻譯自2016年9月21日刊登在一個名為「永遠健康」網站上的英文文章,作者是馬琳·凱樂。文章原標題是:科學家可能發現了一種能夠在48小時里殺死98%癌症細胞的根。文章說:「根據溫莎地區癌症中心的Hamm博士所言,蒲公英根部提取物是惟一對治療慢性細胞粒白血病有效的物種。慢性細胞粒白血病對尤其在老年人群體多發。」
成都商報記者對該文與中文公號的文章進行了比對,發現吻合度達到80%。但英文的文章就一定是真的嗎?記者對該文進行了深度分析,發現該文沒有自己的採訪內容,拼湊的痕跡較為明顯。通過進一步查詢,記者找到了該英文文章的內容來源,大部分內容來自2012年9月16日加拿大CBC新聞的一篇報道。報道稱,Carolyn Hamm博士認為蒲公英根提取物非常獨特,而且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治療效果。但報道並沒有提及48小時殺死98%癌細胞,但提到了溫莎大學的蒲公英根提取項目。
獲批:項目負責人獲得加拿大的官方許可
蒲公英根提取,英文縮寫為DRE。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是溫莎大學教授潘迪博士,首席科學家,同時也是溫莎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的教授。「我從事這個項目已經6年了。」11月9日,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專訪時,潘迪略有些激動。他的思緒回到了去年的2月。
2015年2月15日,溫莎城的積雪還沒有化,潘迪博士的心卻是熱騰騰的。
他收到了來自加拿大衛生部的官方許可,蒲公英根部提取終於可以用於臨床試驗了。至此,在五年的苦苦等待後,潘迪博士似乎看到了曙光。
「我們等這個許可等了太久。」試驗在溫莎地方癌症中心進行,30名血癌患者應邀參與。有些是患了晚期淋巴癌和白血病的病人。潘迪稱,此次的臨床試驗主要針對那些窮盡了治療手段卻仍然沒有好轉的癌症病人。
去年2月15日的官方許可還有特別的含義。當天是一位名叫凱文·庫衛隆的小伙子31歲的生日。2010年,在經歷了三年與白血病魔抗爭,窮盡了當時的各種治療技術後,他帶著無限的留戀,離開了人世。兒子的去世讓凱文的父母悲痛不已,他們決定捐出大部分財產,支助潘迪博士的自然提取物對抗癌症的研究。每年的這一天,潘迪博士都要向各位支助項目研究的人士彙報最新的進展情況。而當天無疑是最振奮人心的。「我們強烈的感覺到,凱文也希望我們繼續與癌症作鬥爭,總有一天能夠挽救另一個人的生命。」庫衛隆父親給成都商報記者回復的電郵中寫道:「天然的藥物不是摧毀自身的免疫力,而是讓免疫系統成為治療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全力支持潘迪團隊所作的研究與努力。當然,這只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我希望他們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我對他們十分放心。」
潘迪博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研究小組還在溫莎成立了一家公司,取名為溫莎植物治療公司。「只有成立公司,才能與加拿大衛生部發證的藥企簽訂合同,生產試驗用的蒲公英根提取物。」
查證:美國的癌症中心曾對蒲公英進行研究
蒲公英本來就是一味中藥。據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又名耨草、金簪草、黃花地丁。氣味甘、平、無毒,主治乳癰紅腫。用蒲公英一兩,一起搗爛,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飯前服。也可治疳瘡疔毒。用蒲公項搗爛敷塗,同時又搗汁和酒煎服。
不過,根部提取物能夠治癌,卻是近年來西方醫學興起的方向。2010年起,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也開始對蒲公英根提取物進行研究。在癌症中心的官網上,寫著這樣一段話:蒲公英根部提取物對黑色素瘤、白血病、胰腺癌和結直腸癌有消殺作用,但在人體試驗上的效果尚不明顯。
不過,潘迪博士倒是信心滿滿。「人類有億萬的細胞。細胞的一生,也是驚險萬分的。如果DNA受損,比如受到輻射,化學毒害或是複製錯誤,細胞發生病變。一般來說,細胞會進行主動修復,如果修復不成功,它會衰老,死去。可有些細胞衰老後卻沒有死亡,它們就發生了癌變。」潘迪博士稱,目前癌症治療最主要的還是化療。「化療有副作用。90%的化療無法區分健康細胞與癌症細胞,一殺俱殺。」於是潘迪開始從自然物種里尋找可能性。「我的同事,腫瘤專家Hamm博士向我推薦了蒲公英根。Hamm說,她有幾個病人,拒絕進行化療。他們回家,飲用蒲公英根茶。四個月後複查時,居然他們的血壓降了,癌細胞的數量也下降了。」
潘迪博士開始研究DRE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在腫瘤頂尖學術期刊《Oncotarget》2016年8月22日發表的論文《蒲公英根部提取物通過激活細胞的死亡通道,對結直腸癌細胞的擴散和生存產生影響》上,潘迪詳細解釋了DRE的運行原理。「我們發現,DRE能夠在達到一定的劑量和時間後快速激活諸如人類白血病、胰腺癌細胞的凋亡通道。並且,這種細胞凋亡是基於激活了蛋白酶家族Caspase-8。」潘迪博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們的研究數據表明,DRE的這種功效是有目標性的,只針對於癌細胞,而不會影響到正常細胞。「但是,在試管和動物身上的樣本數據分析,具體的功效和毒性以及運作機理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具有藥用價值的提取物活性抗癌成分目前也是未知的。」
願望:希望尋求中國的企業進行合作
對於網絡上流傳的「科學發現蒲公英根可在48小時內殺死98%癌細胞」的說法,潘迪博士笑了。「我敢打包票,這是從我的論文上抄的。但很不幸,抄得並不準確。」潘迪稱,他的論文對此的完整解釋是:「我們在試驗室觀察到,在48小時的時間裡,溶於水的蒲公英根提取物在試管內對結腸癌細胞發動攻擊,選擇性的誘導程序性細胞死亡率高達95%。科學上來講,我們已經證明了它對人類很多癌症細胞都有效力,但這些試驗都是在試管或動物身上取得的數據。」
「DRE的作用原理可能很複雜,但卻是現階段化療手段的有效補充。加拿大衛生部能夠允許用DRE進行人體血液病臨床試驗,就充分說明了問題。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終究會讓DRE成為藥品,它將被證明是一款更少副作用,更有效的方式,為人類的壽命增加,提升生活質量作出貢獻。」
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Hamm博士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稱,蒲公英茶並非適合每一位癌症病人,他們也正在尋找原因。「臨床試驗的第一階段是考察劑量問題。」在Hamm看來,蒲公英根含有一種活性成分,「但可能是把雙刃劍,常與常規的化療會有衝擊。」Hamm同時也表示,患者吃藥的同時還想輔以蒲公英茶,一定要與醫生聯繫。
「我很看好DRE對癌症的治療。它一定會成為一種有效的替代治療方式。我們也希望與中國的企業合作,能早一點將救命藥研發出來。」
西蜀小子 9小時前
中醫藥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取至於大自然。然而,現在更多的都注重於西醫藥。客觀地說在檢測和外科手術方面,中醫藥確不如,但就辯證治療方面,中醫並不比西醫差,只是我們近許多時間來更急功近利,逐漸地放鬆了對中醫藥的研究,而已開發國家卻沒放棄,反而在加強。
回復 ⋅ 2條回復23
手機用戶7684831732 8小時前
我食道癌下段、蒲公英泡水喝三年多了。
回復 ⋅ 3條回復3
楓葉105374581 9小時前
世間萬物皆是相生相剋,猶如陰陽五行,世上不管高等動物還是低等動物能出來的病種,在我們自然界就會產生克治這些病種的生物,我特別佩服我國古代人的醫術,因為中醫乃是順應大自然,順應天意而為,不像西醫逆天而行,成天擺弄一些化學物質,治標不治本!
回復 ⋅ 4條回復21
手機用戶1味覺世家 10小時前
哦賀,嗚乎哀哉!腫瘤醫院要關門,蒲公英挖得要絕種
回復10
平安陳136 8小時前
小時候頭上長瘡!就是用蒲公英煮稀飯吃好了!幾十年從來沒在復發過!
回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3415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