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話題:那一年,我向只讀過三年書的母親出櫃了

少帥| 2016-10-01| 檢舉

同志話題:那一年,我向只讀過三年書的母親出櫃

坦白說,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同志身份而自卑過,甚至,有時覺得生而為gay,可能是上天給我的最好的禮物。

身份認可和自我認知,如同一條逼仄的隧道,你緩緩爬行,時而低洼,時而陡坡,這一路假若只有自己,那份寂然和淒冷,就似地道里的秋風,刀尖一樣戳向胸口。還好,在我考進大學的那年,有網際網路的普及,還有那年大學裡「同路人」的出現,使得這一路的顛簸中,仍有值得慰藉的溫暖與照應。

早在小學時,我便覺察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會對相貌帥氣的男生有好感,不僅僅會與他們接觸,更會心心念念地想在校園裡、回家路上形影不離。後來,讀高中,一次看鳳凰衛視的《楊瀾工作室》,那期節目的嘉賓是香港著名編劇林奕華先生。在節目的資料陳述以及林先生的講述中,我明白了「同志」的定義與社會處境,還有,在當下中國所要面臨的尷尬和「異類」眼光。

雖然很多人都秉信「他人即地獄」,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相對無效。我是一個不太在意外界評論的人。即便當年做主持人,觀眾或聽眾的刷屏留言中,我只會關注那些中肯的話語,對於無故謾罵或是腦殘熱衷,我都提醒內心保持一抹清醒,不能被外圍裹挾,更不能為他人的無心之言而惴惴不安。所謂指指點點,說我「不一樣」,反倒是一種變相的誇讚。每個人的青春都只有匆匆十年,為何要在別人的唾沫星子裡弄髒了自己的簡單?

所以,高二的那年暑假,一日午後,看著媽媽心情不錯,在衛生間揉搓著被單,我便站在她身後,故作淡定地說:「媽,我給你說個事兒,你不准生氣......」媽沒有抬頭,懶懶回道:「說吧,聽聽是啥事兒。」於是,我把自己喜歡男生的事實,用最簡單的話告訴了自己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水平的媽媽。

那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出櫃」,也許,心中本沒有柜子,所以,也就直接豁出去了。心裡想,如果媽是愛我的,她需要接受一個真實的兒子,更何況,喜歡男生又不是傷天害理,與他人無涉。

清楚地記得,媽在聽完我的坦白之後,竟然沒有任何異樣的舉動。本以為,當一個母親知道自己的孩子和「正常人」不同,她至少會驚叫一聲,或者站起來老淚縱橫,亦或者突然大喊一聲「混帳呀....」隨即暈倒。貌似這些場景都該是情理之中吧,當時的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無論發生什麼哭天搶地的「劇情」,我都會第一時間戲劇性地攙住老母,然後,抱頭痛哭......可結果,竟然,這-麼-安-靜?!

「估計你還在青春期,這都是正常的,別瞎想,長大了就好了!」媽竟然開始勸我,讓彼時剛滿16歲的我想開點。

內心狂喜,真想立即飛奔上去,給老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不過,我忍住了。在這個略顯嚴肅和悲情的氛圍下,任何喜悅與歡跳都是不合時宜的,我要鎮定。

沒想到,這就是我青少年時期「出櫃」的全過程。歷時——3分鐘。

之後很長時間裡,我和媽都不再碰「同志」這個話題,即便陪老媽看電視,有時港片里會有醜化同志的角色,我和媽也都是有說有笑地彼此搪塞,並不再把「喜歡男生」當成什麼天大的事情攤到桌面上來。

時間如同柳絮,飄蕩著,佯裝輕鬆地,一晃數年。

後來,在大學期間,因緣際會,我交到了男友。一番簡單的掙扎後,我決定告訴老媽自己遇到了幸福。由於有高中時期那個午後的「出櫃」鋪墊,老媽並沒有太大的異樣反應,只是臨末尾囑咐道,電視里報道說同志之間不注意的話會有健康危險,自己一定要當心!

越是有家人的認可與接納,我的內心更會湧現出「要對自己負責」的聲音。每每看到有些同志朋友因為社會壓力,父母催逼,最後不得不進入假面婚姻時,我會覺得此刻自己所擁有的家人信任是多麼貴如千金。

若干年後,當我和老媽談起當初她為何會這麼平靜接受兒子是GAY的事實時,媽媽說,你是我兒子,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你高興、樂呵呵地生活,如果你能真的找到自己喜歡的人,那當然就快樂呀!人一高興,就健康,有健康就有一切,所以,我就說服自己接受了。

道理質樸,但是句句承載著老媽對於兒子那份頗具分量的心愿。

即便,後來的我經歷了分手,邂逅,再分手這樣的波折,可愛情的失敗並不會打敗我對於「真愛」的信念。總會有個久處不厭的他,在下一個街頭等候,總會在某個時刻,兩個相愛的人互相奔向對方,並且相擁無語,牽手靜看風雨。

有報道說,中國的同志數量約占總人口數的5%。很榮幸,我在這5%的隊伍里,並且很努力地用文字為載體,寫出身為同志的故事、採訪以及其他能夠幫到夥伴們的篇章專欄。身為同志,雖然最開始會感覺無助、身不由己,可是,細細想來,這個身份給予了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以及看待自己和他人另一個全然嶄新的視角和方式。這樣的獨特門徑,讓生活之路從狹窄通向寬途,從冷寂走向歡騰。

不要被一些所謂「貴圈真亂」這樣的評價誤導,所謂圈子,也是人與人拉手而建的信任城堡。與你性情相投的朋友,自然會成為我們生活同路的夥伴,而那些明顯和你我「三觀」違和的基友,最終也不過是「最基礎的朋友」,不必牽扯,更不必深聊深交。

青春都是倒計時的狀態,在最好的年華,遇見最值得珍藏的感情,在最芬芳的記憶中,存留下最該銘心的念記。只要不負我心,在生而為gay的今生里,少點毒舌多點溫情,少些挑剔多些融合,只要你肯放自己一馬,那份原本磕絆糾結的心,還是有機會得到寬慰、縫補,並在最好的此刻,還自己一方坦然的心景。我們,一起共勉。

文|RAY/淡藍專欄作者

編|黑色洋蔥/淡藍微信

圖|網際網路

本文為淡藍網(微信號:danlanwang)專欄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2842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