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很久以前,大橫河一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附近有一條河,能自流灌溉農田。這裡的人不信神明,不信鬼。然而有一天,河邊來了七個老鱉精,老鱉精看到這河生機勃勃,便決定在這居住。
可是牠們全部一起下河之後,這條河便被牠們截斷了水源,剛巧又恰逢乾旱無雨,這一帶連年無收成。人們生活不下去了,紛紛出外逃荒。

不知過了多少年,距這三十里路的一個山溝裡只住著娘倆,兒子名叫大汀,兒子天生神力,長相卻很奇特。這對母女因為當年河水乾枯,被迫流落到這個沒人的山溝裡。大汀雖小,但很知道孝順老母親。老母親常常給大汀講故事,教育他如何做人。

有一天,老母親講到老鱉精截水,人們背景離鄉的故事。看著老母親越講越傷心,眼中似乎盼望著能夠回去舊村看看,因為大汀爺爺的墳還在那啊!
大汀氣壞了,他決心要殺死老鱉精,為民除害,讓老母親能夠回去看看。老母親很高興大汀有志氣,但又怕他人小力單,打不過老鱉精,就勸他別去。可大汀非要去不可。他帶上乾糧,背著自製長劍,辭別老母親上路了。

大汀順著那條河直直往上,在上游有一個大坑,老鱉精們就住在這裡。大汀吃飽了乾糧,提著長劍跳下去。七個老鱉精見有人跳下水,大叫一聲,就一齊圍上來。但大汀毫不畏懼,揮起長劍與老鱉精廝殺了起來。打了整整一天,最後,大汀把每個老鱉精的蓋子都扎了一個窟窿。老鱉精被殺死了,大汀卻也奄奄一息的躺在坑旁。

話說大汀的母親因為擔心大汀,在與大汀辭別之後,心中逐漸不安,在家掙扎了半天,便決定去找大汀。
可是一個老人家哪裡走的快,順著河往上走,到了那條河上游的大坑旁時,已經是半夜了!當她來到大汀的身旁,看到大汀冰冷的軀體時,母子倆連最後一面也沒見到,不禁痛哭失聲:「兒啊!我的兒啊....」

可憐的大汀母親抱著兒子的軀體一動不動的跪在地上,就這麼去世了,臉上的淚水卻從沒停過。三天後,大坑裡慢慢湧出一座山,山的周圍慢慢的溢出水來,這條乾枯的河流又展現出生機了。
大汀為民除害的善行還有大汀母親痛失兒子的遭遇,感動了觀音菩薩,便決定讓大汀成為山神,老母親成為河神。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大汀娘倆,把這座山叫做「大汀山」,把這條河叫做「慈母河」。從山下看去,慈母河的水托著山腰。從那以後,慈母河的水又源源不斷地澆灌著農田,使這裡的人們安居樂業。
大汀山、慈母河就在大橫河鄉大英窩村南。多少年來這一帶的人們都傳頌著大汀為民除害殺死老鱉精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2686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