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世代行醫,家有一「祖傳秘方」,可治百病,名氣頗勝!可是當他老父臨死前將秘方傳給他時,他看到配方後大吃一驚,再也不用了

啾某聊欸| 2016-09-16| 檢舉

鎮上有一家吳三藥舖。藥舖開在街頭,店雖小,但藥的種類卻非常齊全,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是應有盡有,特別是一種稱作神丸的藥。

當地人有點頭痛腦熱傷風感冒,亦或跌打損傷破皮爛肉的,總要找吳三開些藥,而後配上兩顆神丸。每每這時,吳三斜瞇著眼,用滿是青筋的手,扯一張草紙,把神丸裹好遞過去,嘴裡喃喃著:「吃了神丸,包好,包好!」

吳三的神丸在鎮上,還真有些名氣。據老人們說,吳三的爺爺手裡就經營著這藥舖。神丸也已經傳了好幾代了,其配方是祖傳的。吳家有個規矩,祖傳秘方不但對外保密,對內也嚴加控制。傳男不傳女,多男則傳長不傳次。

至於神丸是如何配製的,是些什麼成分,外人更是難以得知。偶然從吳三家人的閒談中流露,每每深更半夜,吳三才會到居室的地窖中配製神丸,然後送往藥舖。藥舖裡別的藥缺幾味是無關緊要的,但神丸絕對不能斷貨。居民們來藥舖,首先眼睛要朝透明罐中的神丸瞄一瞄,有神丸便掏錢,無神丸則改日再來。

吳三就憑著這神丸,在鎮上的藥舖中獨占鰲頭。別的藥店冷冷清清,生意清淡時,吳三的藥舖照常門庭若市、熱熱鬧鬧的。不光街上的居民都到這裡來求醫問藥,連遠在鄉下的農民也慕名前來求助神丸祛病解痛。

吳三開藥舖到底賺了多少錢,外人是算不清楚的。居民們只看到吳三蓋了一棟三層的小洋樓,內外都用一流的裝飾材料進行了裝修,室內高檔電器應有盡有,布置得富麗堂皇的。大家看到吳三過著闊氣的生活,也覺得沒什麼眼紅的,誰叫他有祖傳的神丸呢?

吳三的獨生兒子在外地藥學院讀書,是吳三花了好幾十萬自費送去的。這年秋天,吳三的兒子從藥學院畢業了。一日,吳三要他在家看藥舖,自己則去省城進些新藥來。不知是年紀大了眼睛花了還是走得太快太急,吳三被城裡的汽車撞得奄奄一息。

待兒子把吳三接到藥舖時,一家人早已泣不成聲。吳三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他吃力地揚起手,示意其他人走開,只留兒子在身邊。他顫顫地從胸間掏出一張皺巴巴的黃紙。神丸配方幾個大字清晰地映入兒子的眼簾。兒子倏地睜大了眼睛,只見下面用蠅頭小楷寫著:「糯米粉10錢,薯粉5錢,蜂蜜1錢……」

兒子驚呆了,這就是傳了好幾代的神丸配方?這就是鎮上居民們頂禮膜拜的神丸?可裡面沒有半點與藥掛得上鉤呀!於是,吳三的兒子決定藥舖裡再也不賣所謂的神丸了。父親既然把藥舖交給了他,就憑著他在藥學院苦讀了幾年的功力,也完全可以在經營上遊刃有餘。對此,他充滿信心。

過了月餘,吳三的兒子真的把藥舖整修一新,進了許多好藥。並把藥舖正式取名為健民藥舖。開張的那天,健民藥舖很是熱鬧,居民們都蜂擁而來。店主熱情地向他們介紹著新藥的性能、功效及主治範圍。

可他們光看看、聽聽,眼睛卻四處亂喵,在發現沒有神丸後,都一聲不吭地走開了。一天下來,營業額寥寥無幾。再後來,健民藥舖經營不下去了。吳三的獨生子只好背井離鄉,把藥舖轉移到別處去了。

治病先治心,心病一去,不吃藥病也好一半。神丸的功效就是起到心理暗示的功效,另外也是一種加持,這也算是中醫傳統醫學的精華之一吧。

可是說到底這也有點欺騙人的嫌疑存在,好與不好,我們心中都有一把尺存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2622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