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沒有可能?來看看這個「當代武松」是怎麼徒手搏虎的
近日來,因為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人們開始了新一輪對老虎殺傷力的大討論,從而有人認為《水滸傳》里武松打虎的情節屬於「神劇情」,絕對是作者瞎掰。甚至還有人憤憤不平地說自己小時候就被這段情節蒙蔽了好長一段時間,一個勁地說:「我怎麼就這麼傻呢?連這個都信?」
《水滸傳》屬於虛構的小說不假,但,現實中有沒有人赤手空拳擊斃過老虎呢?
的確,老虎兇猛,牙、爪都是極其鋒利的利器,而且力量驚人,人類在沒有外力憑藉、沒有任何器械輔助的前提下,要在與老虎的對決中取勝,勝率是很小很小的。
但,勝率小,不代表沒有。
人類,尤其是古代人,在原始野性沒有完全退盡的時代,是敢於和老虎一類猛獸較勁的。
中國史書上關於這類記載並不少。
比如說,金太宗吳乞買,就曾在遼天祚帝面前作過赤手搏虎縛熊的驚險表演。
就連明武宗正德皇帝,也是個「喜博虎豹取樂」的主。《明史》中記載,有一次,他跟一隻老虎搏鬥,差一點被老虎咬傷,所幸身邊一位叫江彬的侍衛及時出手,救了他。
雖說這一次敗給了老虎,但明武宗並沒留下太多陰影,依然樂此不疲,一如既往地和老虎、豹子搏鬥。最後,他認定豹子比老虎還要兇猛,所以把關猛獸的地方稱為「豹房」。
當然,即使是史書上的記載,還是避免不了許多人的質疑的。
現在,就說說一位當代打虎英雄的事跡。
這個打虎英雄姓何,名廣位,1904年出生於安徽省宿縣(現為濉溪縣)何家牌坊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裡。
何廣位天生大胃口,飯量奇大,九歲那年,因為肚子餓得受不了,就把家裡珍藏的3斤麥種生吞硬咽下肚,闖下了大禍,離開了家,流浪四方。
四年後,何廣位輾轉流落到了駐馬店,被街頭一位賣藝人吸引,就軟磨硬泡,要跟這個賣藝人習武。
這個賣藝人看他是個習武的材料,就正式收他為徒。
何廣位本來力氣就大,在師傅的精心點撥下,拳腳剛勁有力,學藝三年,何廣位,單掌能開壘在一起的八塊青磚,端的是練得一身硬功夫。
1922年,師徒兩人到湖南長沙賣藝,遭遇上一群亂兵。兵荒馬亂中,師徒失散,以後再未見面。
何廣位一個人到了桃源縣的余坪山區,看天色已晚,就坐在山坡上背靠著一塊石頭休息。
當晚,有一頭野狼發現了熟睡中的何廣位,悄悄走近,露出了白森森的狼牙,要咬何廣位的咽喉。
也是老天有眼,就在那一霎間,何廣位猛然從夢中驚醒,由不得多想,一拳擊出,正擊在惡狼的鼻子上。
這一拳有千鈞之力,足以開山裂石,打在惡狼鼻子上,惡狼痛嗥一聲,翻身倒下。
何廣位一個虎跳起來,閃電一樣竄出,騎到它的身上,揮拳一頓猛揍。
沒多時,惡狼就口鼻流血,一命嗚呼。
何廣位看了看自己的拳頭,喜不自勝。
他實在沒想到,自己鐵拳的威力竟然這麼大。
第二天,何廣位就扛著這隻百來斤的惡狼到市集上賣了二十五塊大洋。
這二十五塊大洋啟發了何廣位:既然自己這麼輕鬆就打死了一頭狼,以後,何不就以打狼作為營生呢?
也從此開始,何廣位走上了打獵的道路。
一年之後,何廣位流浪到湖北的大別山區。
那時大別山原始植被良好,人跡罕至,虎豹豺狼經常出沒。
何廣位藝高人膽大,連夜趕路。
當夜,在松林下一個深坑休息時,他遇上了一隻吊睛白額猛虎。
那虎有一米多高、兩米多長,體格健壯,兇猛無比,見了何廣位,就長嘯一聲,望空撲來。
為了捕狼,何廣位專門攜帶有一塊阻擋惡狼撲抓的木板,見老虎撲來,躲無可躲,他就把木板舉起……
多年以後,在回答記者採訪時,已是九十多歲的何廣位是這樣描述當時那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虎大戰的:「……舉起雙臂向上猛推木板,一下子把個300多斤重的猛虎摔出4米多遠。我趁機跳出坑外,拉開架式。猛虎對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毫無防備,從地上滾起來後退幾步紮起虎座。我心中『砰砰』直跳,拔腳就往山下跑!『哞』的一聲,老虎竟從我頭頂飛撲而過,攔住我的去路。我轉身又向後奔。『嗖』一陣疾風從我耳邊擦過,猛虎又撲到我前邊。我想,看來今天只有豁出命拼了。猛虎俯首弓背,『呼』地一聲撲過來。我機靈地一閃,避過兩隻利爪,後背的衣服卻被劃開一道筆直的長口子。老虎見第一次進攻未奏效,對準我的前胸又是第二撲。這時我顧不了許多,對準猛虎一拳打過去。這一拳不偏不依正中虎鼻。猛虎滾翻在地,兩隻前爪只顧在鼻子上亂抓亂撓。我趁機抓住虎頭,根據馬受驚後用鞭子抽打耳根的道理,掄拳朝老虎的耳後根狠狠地揍去,直到老虎癱倒在地。」
這一頓拳腳竟然結果了一頭獸中之王,何廣位對自己的武功越加自信起來了。
第二天,何廣位背起猛虎到山前的集市上換得了100餘塊大洋,也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人稱:「當代武松」。
之後的幾十年里,何廣位遍游國內20多個省市的30多座山,擒得猛虎7隻、惡豹230多隻、野牛9頭、野豬800多頭、惡狼1000多隻,名氣越來越大,許多深受虎狼之害的地方,都來找他前去除害。
可嘆的是,何廣位雖然有擒熊縛虎的本事,卻無法逃脫人世的災難。
1943年,何廣位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全縣打死的一隻猛虎扛到集市上賣。有四個荷槍實彈的日本兵看中了這頭死虎,動手要將這隻獵物搶走。
何廣位咽不下這口惡氣,扔下猛虎,使出擒熊縛虎的本事,三下五除二地幹掉了三個日本兵,卻被剩下的那個日本兵開槍擊中小腿,負傷逃跑。
那名日本兵後來又帶來了十幾個同伴,找到何廣位居住的地方,將他的兩個未成年的兒子活活摔死。
新中國成立後,何廣位仍然穿行在各地山嶺上,擒虎捉豹,保護一些山村的平安。
不過,從這個時候開始,何廣位不再直接置虎豹於死地,而是減小自己出拳的力量,把它們打昏,放進特製的鐵籠子裡,出售給國內各大動物園。
如今,上海、天津、西安、鄭州、洛陽、焦州等城市的動物園裡還飼養著何廣位親手抓來的各類野生動物的後代。
1955年,何廣位在陝西岐山遭遇上了人生中最危險的時刻:他一個人被500餘只野狼圍困。
在這種情況下,何廣位沉著冷靜,先是飛起一腳踢死一隻頭狼,接著又揮拳打倒兩隻撲到身邊的惡狼,兩手各提起一隻狼屍,前後揮舞。
就憑著這一身殺氣,狼群竟被嚇住,不多時,紛紛退走。
1976年,太岳山下的一個小村裡時有群豹出沒,山民深受其害。
何廣位應邀前往,手到擒來,活捉了一隻領頭的公豹。
當他把公豹裝入鐵籠時,該村黨支部書記前來致謝,就這一愣神功夫,公豹猛然躥出鐵籠,張口咬向何廣位。
說時遲,那時快,何廣位一拳擊出,正打在公豹的嘴裡,公豹應聲倒地。
不過,何廣位也傷得不輕,右手手背 「鑲」進了公豹的四顆門牙!
在手背負傷的情況下,何廣位仍然隻身進山,前後一共捉了四隻野豹,送到了安陽市人民公園。
20世紀80年代末,為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國家制定了《野生動物保護法》。於是,何廣位結束了擒虎捉豹的生涯。
何廣位說:「現在豹子少了,也不大傷害人了,我的獵豹本領用不上了,但採藥還是可以的。我的身體還不錯,如果能在山中採得一些名貴中藥,也算是為社會作了貢獻。」
90年代,日本東京電視台的一名記者聽說了何廣位的事跡,感到難以置信,他在採訪何廣位老人時說:「用拳頭打死老虎,那拳頭還不得有千斤力氣?」
已經九十歲的老人二話不說,馬上單手拎起了一塊重量估計有八百多斤的水泥預製板,展示給他看。
幾個日本記者見了,神色大變,當即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驚人天人。
2004年1月4日,何廣位在太行山下黃河北岸懷川平原上的孟州市城伯鎮武橋村安然去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